20130805健康大不同视频:汤杰讲冬病夏治方法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上海教育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由于虚寒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常常是在冬季发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缓解或消失,如果在夏季能够在此类疾病相对处于缓解期的时候给予治疗或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或减轻冬季的病证,这正是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
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如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驱逐寒邪。
采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外治方法温通经络、散寒祛邪,都可以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
根据具体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分别于三伏天各敷一次。
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
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同时可配合辨证施治的中药内服等治疗措施,冬病夏治的疗程好连续应用3~5年。
注意事项
1.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2.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
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它病。
3.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本期嘉宾介绍
男,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科副主任。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席德治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王庆其教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王庆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成员。近年主要从事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慢性咳嗽、肺癌等,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肺康复和中医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