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直肠癌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消化道的各种癌肿中,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多见于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初起时症状不明显,待癌肿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并有便排不尽感觉。粪便表现常常带有黏液和血液。随着癌肿不断增大,直肠逐渐狭窄,致使粪便变细,排便闲难。直肠完全阻塞后则出现便秘、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
直肠癌到了晚期常常侵犯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痛和排尿困难。骶部神经受到刺激后,可引起持续性疼痛。
直肠癌容易误诊,早期出现的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有黏液和脓血时,容易误诊为痢疾、肠炎和痔核等,因而延误病情,等症状明显,诊断明确时,为时已晚,大多失去了治疗机会。因此,凡成年人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经治疗不见好转时,应考虑患有本病可能。
直肠手指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方法,约有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手指检查发现。除此以外,还需要作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直肠切除后需要在腹部作人工肛门,以解决排便问题。术后再配合化疗和放射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