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性昏迷

肝性昏迷亦称肝性脑病,由于急、慢性肝细胞功能衰竭,或广泛门一腔侧枝循环形成,或门一腔静脉分流术后,使来自肠道的有毒分解产物(氨、蟑胺等)绕过肝脏而经门一腔分流进入体循环,从而导致人体的严重代谢紊乱,并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精神神经症状或昏迷。

肝硬化、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癌、门一腔静脉分流手术后等,均可发生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或不恰当的应用利尿药和镇静药、放腹水,以及感染、手术和麻醉等,均可诱发肝性昏迷。无诱因可找者,预后多较严重。

肝性昏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格改变、言语不清、举止失常、定向障碍、欣快或抑郁、躁狂和昏迷等。体格检查时常有扑翼样震颤、踝痉挛和膝反射亢进或减弱、消失等。血氨测定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本病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