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习)因素怎样影响冠心病

人的行为是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情境的反应,这种反应常常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按照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有外显的,也就是由随意神经系统支配的躯体的外部反应活动;但也有内隐的,也就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躯体内部反应,以及各种内脏器官和腺体的反应活动。

专家们认为:除了外显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得来以外,内隐的行为也能通过学习得来。同样的道理,除了正常的行为能够通过学习获得以外,还有异常的行为(包括外显的和内隐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强化或奖励在这里起关键作用。大多数行为(学习)理论家也曾试图利用这种见解对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进行解释。最积极支持的是行为(学习)理论家拉茨曼。他主张心身障碍是从对紧张刺激的生理反应(即内隐行为)中学习得来的。各种特殊的自主神经的反应都能在不同强化的基础上习得,如果心身障碍是在强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即使个体已经脱离了紧张刺激情境,但只要在类似的刺激情境下,这种障碍还是可以发生或者持续下去。这种现象,拉茨曼称为自主反应学习。例如,因为出现了身体不适就可以留在家里而不必去上学或上班的话,这样个体就受到了奖励(强化);而且在家庭环境中,个体可以受到特殊的照顾、关怀和爱护,从而就增强了身体的反应,从而逐步导致疾病,出现冠心病。这是自主神经反应(也即内隐行为)能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强化作用而被选择性地习得的例证。

还有一种现象叫做恶性循环效应。拉茨曼认为,一种心身症状能够产生引起加强冠心病本身的严重程度的内隐反应。例如,急躁反应作为有害刺激会造成包括身体内的一种内隐反应。这种反应强化了发病的条件,因而引起病情加重;病情加重又进一步加强急躁情绪反应。如此循环反复导致冠心病不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