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是人体健康的良药

古人称唾液为"华池之水”、"玉泉”、"甘露”、"琼浆”,在中国医库中有"金津玉液”之美称。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活了102岁。

唾液被我国传统医学称为"华池之水”,人的唾液中99%足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黏多糖、黏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唾液是一种值得珍惜的健身之宝。

清洁口腔,冲洗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屑和异物。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起冲淡和中和作用,并将它们从口腔黏膜上洗掉。唾液中含有溶解细菌的酶,消灭口腔中的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唾液因其杀菌和清洁口腔的作用而被人们称为"灭菌防病卫士”。

帮助消化。唾液可防止口腔干燥,润滑食物。在食物还未与胃酸混合前,胃内食糜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的溶菌酶和硫氰离子具有杀菌作用,黏蛋白不仅有润滑作用,进入胃后,还可中和胃酸,并在胃酸作用下,附着于黏膜上,对抗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

唾液有排泄作用。可排出体内一些病毒及某些物质,如碘化钾。

唾液能使人健康长寿。唾液是由遍布口腔黏膜深处的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大的唾液腺有3对: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正常成人每日可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唾液除含水分外,还含有人体健康必需的淀粉酶、溶菌酶、黏蛋白、球蛋白、磷酸钙、氨基酸、钾、钠、钙、镁、氯等多种成分,

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齿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其主要原因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的大量繁殖。唾液咽入胃后可中和部分胃酸,降低胃酸的浓度,有利于溃疡病的防治。

唾液具有抗癌作用。日本医学家指出,唾液中的过氧化酶和维生素C等,抗癌能力很强,能够消除致癌物质的毒性。若每口饭能做到咀嚼30次(约30秒钟),就可基本上消除食物中的亚硝胺、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致癌物质,从而有效地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保持年轻,延缓衰老。日本科学工作者还发现,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腮腺分泌的,被命名为"腮腺激素”。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以及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是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活跃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肤间的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度就能得到保持。

增强人的免疫力。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高血糖素、反应性胰岛素及其他一些活性物质。它们对于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活力,都有重要作用。

保护牙齿。唾液中黏蛋白使唾液具有黏性,能很好地包裹牙齿和牙龈,为保护牙齿提供物理屏障;它还黏附在可导致牙龈疾病的细菌上,破坏它们侵害牙齿的能力,以帮助人体免疫细胞辨认细菌。

唾液成分与血液成分相似,其变化也与疾病有关,唾液中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在患霍乱病时浓度会增高,可通过检查其高低变化反映肠道免疫状况。唾液腺还会合成一种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通过唾液释放入血液,在血液中与其他激素共同调节和维持血糖恒定。另外,唾液中还有一种能抑制钠吸收的抑制因子,是全身钠离子平衡调节不可缺少的物质。

唾液分泌是受神经系统支配的,又受年龄、情绪、食物、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因此常常觉得口干舌燥,食欲减退,食而无味,因而经常科学地刺激唾液腺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