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注意事项 盘点艾灸可以治疗的疾病
在我们使用艾灸来保养身体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了解艾灸注意事项及艾灸治疗哪些疾病,身体患有的不同病症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针对的穴位也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艾灸治疗痛经、头疼、颈椎病等很有效果,那么除了这些艾灸还能治疗哪些疾病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是非常安全的养生方法,不同于吃药、打针等,不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也没有抗生素之类的不利因素,但我们在进行艾灸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像在我们施灸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生气,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了解这些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艾灸哦!
1.注意避寒、注意保暖。在艾灸的时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2.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堵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
3.大饥大饱不宜艾灸。饥饿艾灸容易晕灸,太饱艾灸气血运行慢,容易发生腹胀。
4.患有胃肠疾病的,艾灸期间不要进食,灸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
5.艾灸前好喝温开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温热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点。
6.有些人艾灸的时候想泡热水脚,这样是可以的。
7.有些人刚开始施灸,为了想有一个显著的效果,就同时艾灸很多穴位或艾灸过长时间,这些都是不对的,在我们艾灸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穴位或用具,千万不要一下子上得太多,以免身体会吃不消。
8.皮肤起泡的话,小的泡可以等它自己吸收,但大的水泡,一定要挑破后在这里拔罐,把里面的病水尽量拔出。然后继续温和灸。等泡痊愈后,可以继续使用艾灸罐。如果泡在关节活动部位,要等待结痂后再灸,一般关节部位不容易愈合。
盘点艾灸可以治疗的一些不常见的疾病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的,艾灸就是其中一种,艾灸主要是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艾灸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艾灸可以治疗疾病,也是可以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的,那么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
古谚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就是要经常将足三里穴艾灸到起水疱(所以叫“不干”)。这是上千年的经验总结,确有实效。现在很多人知道艾灸能治疗一些常见病,比如感冒、冻疮、风湿骨痛等等,其实艾灸还有其他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用途,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
手足癣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阳陵泉,还有发痒的部位(类似阿是穴)。
虫蛇咬伤
被虫蛇(比如毒蛇、蜜蜂)咬伤后,在反复冲洗伤口和扩创排毒后,可用艾条灸伤口,即用艾条放于伤口处,反复灼烧2~3次。当蛇毒或蜂毒遇到高温高热时,即发生蛋白质变性而遭到破坏,失去活性与毒性。此法虽然痛苦,但疗效显著。
咳嗽
很多人受凉感冒之后就会咳嗽,还很容易引发炎症,艾灸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长期坚持艾灸就能够改善体质,等到冬季的时候身体能够抵抗病菌了。艾灸简单易行,疗效却优于天灸。艾灸止咳选穴不宜多,膻中、肺俞、大椎、足三里四穴足矣。
痛经
艾灸气海、关元、大肠俞和足三里,疗效确切。产后宫缩痛可以如法炮制,也多有良效。
鸡眼
直接对准鸡眼施灸,温度比普通的灸法要高一些,通常3~5次即会脱屑。
小儿遗尿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主要选关元、肾俞、百会和至阴穴,多有良效。
顺便说一句,艾灸结束以后,剩下的艾灰也有不少用处,可以止痒、除味、燥湿,还可以给花草做肥料。
小儿营养不良
当下小儿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者并非因缺衣少食,而是脾胃虚弱、吸收功能差所致,艾灸健脾和胃效果极好,通常艾灸下腹部丹田处、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以及足三里穴即可。
结语:我们在用艾灸进行养生保健时,需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感冒,在施灸前要控制室内温度,不要吃得过饱,在施灸后要多喝水,不吃生冷食物,好隔一段时间再洗澡。上文介绍的艾灸知识大家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