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能活多久?

冠心病是——种常见而又对生命威胁极大的疾病。但临床观察发现,一些冠心病人的病史愈长,越是能获得长寿。其原因何在呢?

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的循环功能具有很大的潜力,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各分支之间犹如纵横交错的"河流”在"河流”上又有许多分支。平时血液流动主要循"主航道”运行,但一旦冠状动脉的一个较大的血管被阻塞后,血液还可通过"小河”,保证阻塞血管远端的心肌血液供应,这称之为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刚发生冠心病时,这种"侧枝循环”不完善,常易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出现症状。严重缺血时就会发生心肌梗塞,或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不过随着病程的延长,"侧枝循环”96功能会不断增强。"主航道”上的"小河”会增宽,数量增多,就可能使相应的心肌缺血等以改善,冠心病的病情也日趋好转。临床检查也证明,不少冠心病病人尽管患病多年,病初有胸闷、心绞痛等症状,而后反而症状减轻或消失,脉、脑动脉等。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动脉内膜因脂质浸润沉积,局部形成粥样或纤维粥样斑块,可造成官腔狭窄,严重时可引起血管腔堵塞或血栓形成,该血管所供应的器官和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甚至坏死。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心肌就会缺血、坏死,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那么,高血压为什么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呢?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容易受损,使血脂易侵入动脉管壁,刺激平滑肌细胞及胶原、弹力纤维增生,这样促使动脉粥样斑的形成及发展。而广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又易导致老年性高血压。

当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也可以发生高血压或使原来的高血压加重。因此,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互为因果。所以,在对冠心病进行预防、治疗的同时,必须防治高血压病。

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血压正常,收缩压低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12.o千帕(90毫米汞柱),若有高血压必须坚持治疗;保持体重正常,预防超重、肥胖;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讲究精神卫生;饮食有节,避免食盐、食糖过多,脂肪摄人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甲e,不吸烟,少饮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此外,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效,可以防止血小板积聚,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所以,对高血压的有效防治,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