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添加的误区 这几点误区要避免
正常情况下,只要宝宝到了4个月,妈妈的奶水中所含有的而营养元素就已经跟不上宝宝的需求了,这个时候就要选择辅食的添加了,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辅食添加的误区,那么如何正确添加辅食呢,如何安排宝宝辅食,一起来看内容介绍吧。
辅食添加的误区
误区1:尽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好
有些妈妈得知辅食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宝宝的辅食是越早添加越好,生怕宝宝的营养不够,于是在宝宝3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了,殊不知过早的添加辅食反而会对宝宝的肠胃造成伤害,聪慧导致宝宝拉肚子等情况,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不完善,且消化腺不发达,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能力。
过早的添加辅食只会让宝宝更加难受,因为宝宝肠胃消化不了的辅食就会滞留在肠胃中发酵,造成宝宝腹胀、便秘、积食等,也可能因肠胃蠕动增加,使宝宝大便量和次数增加,从而导致腹泻。
什么时候才能添加辅食呢,当宝宝开始慢慢地对食物开始感兴趣了,每当看见别人吃饭的时候,自己的嘴也会跟着动,并且想要伸手去抓往自己的嘴里面放,就代表可以添加辅食了,或者每天喝大约1000毫升奶仍旧显得有些饿的样子,才意味着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添加辅食前,要确保宝宝近段时间没有肠胃异常,若有腹泻、便秘等情况,就要先缓一缓再添加辅食。
误区2:第一次添辅食要喂蛋黄
很多妈妈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就选择蛋黄,认为蛋黄营养全面,又含有丰富的铁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蛋黄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宝宝肠胃脆弱,摄入蛋黄很难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所以,建议妈妈好在8个月以后给宝宝添加蛋黄,1岁以后添加全蛋。
误区3:宝宝爱吃就多喂
有些妈妈看到宝宝第一次吃辅食就表现出强烈的食欲,忍不住想多给宝宝喂一些。这样,宝宝肠胃一时不能适应而容易导致腹泻、便秘、过敏等。其实,对于宝宝第一次吃米糊,在吃奶前先喂1~2小勺就可以了,然后再喂奶。这样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有利于保护宝宝的肠胃。
误区4:宝宝不爱吃辅食是因为没有放调味品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更喜欢吃辅食,就在制作时加些调味料,结果妨碍了宝宝品尝和享受食物的天然味道,味蕾记住了调味料的味道,时间长了,对没有调味料的天然食物就不感兴趣了。
而且,宝宝肠胃功能并未发育完全,对调味料不能耐受,辅食中多加调味料会给宝宝胃肠道造成负担。所以,宝宝1岁前辅食不需要添加调味料。
如果宝宝拒绝吃某种新食,可以几天后再试试,或者将宝宝不爱吃的食物放在宝宝爱吃的食物中,混合在一起给宝吃。如宝宝不爱吃胡萝卜,可以剁碎做成小饺子给宝宝吃等。
误区5:每天换着花样添加辅食
对于稍大点的宝宝来说,这样做是提倡的。但是,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一两个月里,建议把宝宝适应新食物当作喂辅食的目的。每添加一种新食物应适应2~3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腹泻、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另一种新的食物。
误区6:把果汁作为第一种辅食
有些妈妈认为果汁酸甜可口,把它作为宝宝的第一种辅食,宝宝一定会喜欢。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果汁不适宜宝宝饮用,还会刺激到宝宝尚未成熟的肠胃,容易引起腹泻,且习惯于甜味的宝宝以后会拒绝清淡的米糊。所以,妈妈应给宝宝先添加蔬菜类的米糊。
1.时间控制
在为宝宝准备辅食的时候,我们要控制好辅食的添加时间。一般情况下,辅食添加时间在四个月之后。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消化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过过早为孩子添加辅食。
2.辅食挑选
在为孩子准备辅食的时候,食材的类别选择特别关键。爸爸妈妈们需要先了解下孩子的体质。有些孩子存在蛋白质过敏的问题,比如宝宝喝牛奶或者是吃鸡蛋可能会出现过敏情况。食材挑选很关键,不要让宝宝出现过敏问题。
3.辅食添加阶段
在为宝宝准备辅食餐点的时候,我们也要控制好辅食添加的阶段。过于急功近利,其实会适得其反。正常情况下辅食的添加阶段在七天左右。之后,妈妈们需要尝试准备新的辅食类型,让宝宝接受和适应新的食物。
结语:通过阅读上文,相信大家对于宝宝辅食添加的误区都掌握的很清楚了吧,其实有些妈妈也是为了孩子可以健康,才会做错了这些添加辅食的方法,有种拔苗助长的趋势,其实宝宝添加辅食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希望以上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