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 学会这种饮食糖尿病不再是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人患有糖尿病都是因为饮食方面出现了问题,得了糖尿病之后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也不小,大家应该也听说过糖尿病能治好,那么这是真的吗?感兴趣的朋友不能错过哦。
1、合理供给全天总热量
患有糖尿病自之后饮食方面是一定要注意和控制的,我们应该控制一天的总热量。还有每位患者每天需要的热量也是和自己的身体有关,像是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劳动强度等等都有关系。
患有糖尿病的朋友需要的总热量应该和维持理想体重或标准体重为原则,在这同时也要注意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不过也不能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情况。
2、平衡膳食
糖尿病患者平衡膳食非常有必要。这种方式是科学和合理的。使用这种方式提供的膳食不仅营养全面,还能够保证我们人体需要的正常生活环境,既不过剩也不欠缺。
3、采用低脂饮食
用饮食来辅助治疗糖尿病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少食用脂肪。血液中脂肪过多,或者身体积存过多的脂肪,胰岛素不仅分泌量下降,而且作用也减弱,以致无法把糖分送达细胞内,糖分就在血液中累积,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采用低脂的蔬菜性食物,减少动物性食品与油脂。
脂肪的含量应少于每日总热量的30%。好以不饱和脂肪酸取代容易阻塞动脉的饱和脂肪酸,用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复合式碳水化合物(豆类、蔬菜与谷类所含的淀粉)取代更佳。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奶制品、亚麻籽油、豆油、葵花籽油、核桃油、橄榄油和坚果类食物;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植物脂肪。
4、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其实当肾功能正常时,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由于高蛋白饮食可加重肾小球的病变,应在营养师或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摄入量。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
谷类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g,就可摄入20-30g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糖尿病患者选择蛋白质时需注意,由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大都含大量的脂肪,在选用时要注意其脂肪的含量。选择蛋白质食物尽可能选择低脂肪肉类,如瘦牛肉、羊肉、瘦猪肉、淡水鱼、海产品和无皮的禽肉。
5、高膳食纤维膳食
研究证实,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食物在胃肠道消化和吸收的速度,使糖分的吸收维持缓慢而稳定的状态,胰岛素因而得到提升,使血糖维持较正常的浓度。尤其是对于正在控制体重而且限制热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因此主张糖尿病患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建议每天摄入25-35g。全麦、大麦、燕麦、豆类、蔬菜、水果都是很好的膳食纤维来源,也可提供充足的营养。
6、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由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尚有一定的功能,多数人空腹血糖并不高,但是经过进食负荷后,血糖升高,不易控制,因此,进餐的数量和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律的饮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对于未用任何药物,单纯饮食治疗的患者,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四五个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添两三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药物作用达到高峰时出现低血糖,也可避免一天饮食总量过少,影响人的体力和体质。加餐时间可放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及晚上睡前1小时。晚睡前的加餐,除主食外,可配牛奶1/2杯或鸡蛋1个或豆腐2块等富含蛋白质、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以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1、口渴、咽干:表明血糖水平较高,血粘度增大。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人因为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可能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口渴症状。
2、头痛头晕:糖友们在两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一是血压高,另一个是低血糖,低血糖症状严重时也可致命。
3、血压上升:血糖如果持续上升,则血容量增多,就会导致血压升高。
4、双足麻木:双足刺痛,继之出现麻木,似袜套样知觉缺失,这就表明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5、周身发胀:表明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出现水肿。
6、疲乏无力:机体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不断堆积,一般都会伴有严重的疲乏无力现象。
7、腹胀便秘:可能是自主神经受损、胃肠平滑肌无力、双胍类药物服用过多等导致的。
8、皮肤脱屑:皮肤容易出现干燥、脱屑、奇痒等症状,提示有糖尿病皮肤病变。
9、皮肤变色:皮肤苍白、发凉,不久变为暗紫,显示足部缺血,严重足部缺血是中部发生肢端坏疽的信号。
不能。至少目前是不能的,当然也不用害怕,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在于减轻并发症并将长期并发症的风险将为低,只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很多糖尿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并不受其影响。
糖尿病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可以根治
其实,除了极少数有具体病因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如若病因去除后血糖可以长期完全缓解或说这部分糖尿病已经治愈之外,目前阶段绝大部分糖尿病仍不能得到根治。
误区二:糖尿病是不治之症
若糖尿病控制良好,并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期限。只要做到了“早期发现”(体检)、“早期干预”(院内)、“全程治疗”(院外),糖尿病综合管理到位,体重达标,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血脂、血压、血尿酸平衡,适时抗血小板聚集,戒烟限酒等,就完全可以预防任何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结论:糖尿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完全可以控制。
误区三:糖尿病是慢性癌症
糖尿病与癌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糖尿病患者得癌症的机会会明显增加,需要定期进行常见癌症的筛查和检测。目前阶段大部分癌症若能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亦能较长期生存。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糖尿病的饮食,患有糖尿病我们知道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得了糖尿病之后要控制自己的血糖,所以在平时就要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多做运动,保持好自己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