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解密太极三大门派
太极拳在我国武术历史上源远流长,现代医学从传统太极拳中发现很多养生方法。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经常练习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小编今天要为您解密太极三大门派,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教程学习一下吧!
解密太极三大门派
纵观历史舞台,可以说太极拳是个奇葩,其功效太多,不仅能防身还能治病,下面我们一起分解以下三个门派。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主要从杨式太极拳的拳式发展创新的。吴式太极拳源于吴全佑先生,形成于王有林(茂斋)其子爱绅(吴鉴泉)。
吴式太极拳有南吴北王之称,南派发展于吴公议、徐致一、吴英华、马岳梁、吴图南,北派发展于王子英、赵铁厂、杨禹廷等。
吴式太极拳也是当今人们练习较多的,吴式太极拳在历史上也有很长的时间。
吴式太极拳第三代掌门人杨禹廷,其弟子有李秉慈、王培生、李经梧、翁福麒、杨家栋等。
任达文80年代初追随吴式太极拳第四代掌门人王培生先生并被其收为弟子,在师父传教下体悟了太极拳精髓。
如人体的阴阳哲理、太极拳沾粘连随的道理、天下万物分合之规律并感悟到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的庐山真面目,成为吴式太极拳第五代掌门人。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柔化主,以柔克刚等特点,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等都是吴式太极拳常用的手法。
呼吸与动作相配合,久练能达到腹实胸宽的状态,同时增加肺活量、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常练吴式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吴式太极拳在益寿延年方面为诸拳之冠。
吴式太极拳在身形和步法上的特点是牮柱式与立柱式,弓步时三尖相照、鼻尖、膝尖、大脚指尖在一条直线上。川子步,斜中遇正、在转换式子时和定式时身体多保持端正支撑八方。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由孙禄堂先生创制,是现代流行的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中晚产生的拳种。如今已有四代传人其女儿孙剑云为第二代传承人,第三代传承人孙永田和周世勤,第四代传承人周梦华。
孙式太极拳本质的特点是将形意拳之内外合一和八卦拳之动静合一融蓄在太极拳的中和状态之中。走架时重心无上下起伏、无左右晃动的问题,通过活步使重心不断地在转换当中。
从起式到收式,各种动作要求中正平稳、舒展圆活、紧凑连贯、一气呵成。使全身内外平均发展,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
正因为中正即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躯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行拳盘架要守规矩。在练拳时不可越出一个“中”字。习练者若能悟透这个“中”字,便能掌握自己的重心,重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脉通畅。
孙式太极拳的第二个特点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这种移步的方式,有利于培养习练者重心潜移和动静合一的能力,还有利于上下相随、手足相顾,使习练者在移步中,不失六合之要。
孙式太极拳的第三个特点是每逢转身,多以开合手相接。孙式太极拳中有十二个开合手,将套路分为十三节。每逢转身以开合手相接,可以引导习练者身体随重心的虚实转换、内气的自行运转(称为圆研)。
开合手便于引导习练者体会体内气息的运行与重心转换相协调。开合手的安排,在练拳时,还有利于习练者经络疏通和血脉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