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初学太极拳需掌握哪四要素

  习拳者都知道学习太极拳重要的就是掌握其要领及核心,太极拳教程中有初学的四要素。今天小编就带您看一下,其中是否能体会到太极拳的特点,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好好学习一下吧!

  初学太极拳的四要素

  初学太极拳避免不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长期坚持,不断地在练习中领悟会有很大的提高。

  轻

  拳论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初练者虽说不容易做到轻灵,但必须从轻字入手,日久功深,自然水到渠成。应当从越轻越好的轻字上下工夫,才能达到拳论上所讲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敏感。

  轻是步入灵动的阶梯,练好了轻,就为日后练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慢

  初学时,一定要先慢,不要急于练成,在慢练中掌握太极拳的精神要领,招葫芦画瓢,把外形摆好。

  太极拳的动作比一般武术动作都要慢,尤其是在初练阶段,更须求慢。慢练适宜于体弱之人,慢练可以促使你把架子中的各处劲道摸清弄准,越练越灵敏,并可保持动作上的匀速。

  匀

  练太极拳,无论快与慢,都应保持相对恒定的速度来完成整个动作过程,这就是所说的“匀”。练“匀”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每次出手都应把动作的过程看成是无数个点的衔接,而不要把他看成是只有起止两个点的样子。

  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动作在无形中产生按点运气的意识。久练成习,出手的动作也就自然能在任何速度下,都不会失去应有的匀速了,这样就能避免动作上的浮华之弊。

  圆

  圆是中国的象征美,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武术,必将圆融合进来,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圆里完成的。

  在太极拳里,任何一个动作都应走圆弧线,而不是走直线。这是区分真假太极拳的分水岭。即使一个很细小的动作,都应保持应有的圆弧线。在动静转变的循环往复过程中,都是以圆弧动作为阶梯,俗称划圆、滚圆、脚下走圆。

  练好太极拳的身法要领

  脚

  脚为周身、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之根基。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曰:“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劲起于脚根”。

  从太极拳的经典著作中,可见脚在太极拳中的根基作用,太极拳人不可不重视脚的训练,不可不重视脚为根之地位。

  习练太极拳必须有一双太极脚。要双脚乎松落地,与大地融为一体,不踩力,不抓力,十个脚趾都要舒松。

  

  脚与踝相接,也叫踝子骨、脚腕子。松脚不松踝管道不通,影响周身放松,不能松贯到顶,不能节节贯串松到手指。松脚的同时,踝不着力,有热胀感,膝部位得到放松。从脚松向上,踝部松,节节贯串,周身松通。

  膝

  滕是太极拳家关注的重要关节。膝之作用在拳术应用中也十分重要,它是大腿与小腿间承上启下,阴阳变动之枢纽。

  膝在拳套路里势势负重,各种步法缺膝难成,象坐步、弓步、马步、歇步等等,还有的拳势扭动双膝,常此下去膝关节不堪重负要出毛病。

  吴式太极拳对膝的训练是合理的,要求弓步和坐步膝曲不过足大趾的大敦穴(趾甲根部)。臀部尾间坐在后脚跟。这个姿式的关要部位要收腹股沟,形成脚、腹股沟、顶,三点成一线。

  膝有上提之意,又不是刻意去提,以松脚自然提为难确,如此行功,膝不负重。

  胯

  松胯是拳家之常识,凡练拳人都注意松胯,也互相提醒松胯。胯不松,两人较技,措手便输,这是好的检验。

  拳家不可不研究松胯之功法,往下松比较困难,找不到放松点。人体结构,大腿骨的股骨顶端股骨头有突出的部位即在髋臼穴部位,俗称“胯尖”。

  两边胯尖意往两侧突出,然后意往下松,档开一线,这个动作看不到外形,是在意念支配下运动。松胯动作完成后,由别人轻扶听劲,有扶空之感,用力推,推之不动,似铸入地下之水泥柱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