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谈太极拳桩功的作用与练法
站桩是所有武功的基本功,学习武功,就得从站桩学起,虽然简单枯燥,但却是锻炼我们基本耐力与意志力的有效方法。对于太极拳也是一样,我们需要从站桩练气,才能为后续学习太极拳的其它技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太极拳的站桩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它具有哪些作用。
首先, 站桩在校正身法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体会身体中正和放松的姿态。当自然松静站立后,心情平静下来,呼吸自然,两脚重量平分,意念空胸实腹,上虚下实。关节、肌肉松开,尤其是髋关节和肩关节的松活。从头顶至脚底要求“虚领顶劲”,目视前方,下颏微收,舌尖抵上鄂,耳向后听,沉肩坠肘,含胸塌腰,曲膝松胯,圆裆,五指抓地,意守丹田,做到“尾闾正中,神贯顶”,立身中正安舒。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使姿势端正,姿势端正了,全身上下的肌肉没有紧张的地方,气血、经络才能畅通。
第二是调整呼吸,当姿势中正、松活了,呼吸就会自然均匀,加上腹内松静和意守丹田的势态,保证了丹田的核心地位,并使之畅通。长期的锻炼,呼吸就会变得深、静、细、缓,慢慢地就会使人由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所以说,站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内功的。
站桩的第三个作用就是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起到调节作用:由于意识的集中,练功时不再想生活和工作中的杂事,由于意识集中,使大脑神经得到了休整,结合身体姿势的松活、呼吸的均匀,在意念的作用下,使经络畅通,气血旺盛,就能够促进神经细胞敏感和活跃的程度,使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增强,因此脏腑的功能作用得到提高,身体健康。我们还可以通过收功的动作,也叫“丹田内转功夫”,更进一步调动内气,增强内气的运用能力。
练习方法
站桩的练习方法很多,要由浅入深的逐步进行,作为初级的桩法只要能做到松静站立就可以,进一步体会如何使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放松。
做法
两脚自然站立后,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左开半步,屈膝松垮,两手掤在胸前。做“虚领顶劲”(也就是头上象顶一片树叶一样), 沉肩坠肘,目视前方,耳向后听,呼吸自然。
动作虽然简单,但还是需要大家坚持下去的。
所谓“气功”,就是心静用意,用意念去想头脑、眼、耳、鼻、嘴、舌、喉、颈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胸椎、脊椎、腰胯、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放松了,所有的肌肉放松了,然后意守丹田。
用意念去想象身体放松,要坚信放松了,时间一长,你就会有感觉的。站桩看似外形不动,实际上意念不停的在想、在守。我们想象,让“气”(或者就是一团云雾)从头到脚一遍一遍地通过身体各部位、各个关节,然后从脚底“涌泉”穴(脚掌心)排出体外,让疾病排出,让浊气、废气排出。我们所说的“气沉丹田”,也就是“气通丹田”,呼吸的方式是自然呼吸。
较为严格的做法
要“虚领顶劲”,也就是臀部下坐的同时百会穴上领,使头颈和身体竖直,虚虚地领起精神。目视前方,下颏微收,舌尖抵上颚,耳向后听,沉肩坠肘,手腕关节、指关节都要放松。两臂抱圆,象抱着气团一样,同时还有向外的膨胀的感觉,抱的感觉占七成,向外撑的感觉占三成。
含胸塌腰:就是胸部放松,肩窝放松,气贴脊背;腰髋放松,腹部放松。
屈膝松胯:小腹与两大腿之间的沟渠皮肉要放松,就像坐凳子一样便可以做到。
圆裆:裆内圆虚,会阴肌肉略收,“开裆贵圆”。五指略抓地,涌泉穴要虚。意守丹田,丹田在肚脐下三寸处腹内,可想象丹田与命门相通。
总的核心和目的是保证丹田“这碗水”要平稳,使身体中正、安舒。为使身法得到进一步纠正,可以想象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形成一条线,肩井穴与涌泉穴成一条线,这样做可使肾“水”与心“火”交融,“井”无干枯之虞,“泉”无外涌之忧。
当整个形体调整好,呼吸深、静、细、缓以后,可以用意念想象通天无限远,通地无限深,四面八方,天地人融为一体,身体散开,不存在了,由此进入清静状态,保持这种状态,就达到了修心、养性的目的。正如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上与宇宙同体”,“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老子说:“及我无身,何患有病”?
初练站桩时,以5分钟为宜,随着体质的增强,每次以10分钟到20分钟为宜,年轻人可以站40分钟,但要注意不要伤了膝关节,使尾闾坐与后脚跟平行,膝盖不超过脚尖。每天早晚各一次,长期坚持锻炼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收功
在不破坏身体状态的情况下,两手缓慢下落并覆盖于丹田处,男士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士相反),先顺时针(女士相反)“外导内行”(就是两手引动着丹田内气)旋转24圈,再逆时针旋转24圈,止于丹田处片刻,意想丹田与命门相通。然后意想松两肘、松劳宫、松丹田,两手放于体侧,收回左脚,恢复原状态。
收功后,两手搓热,在面部由里向外、由下向上揉面,反复数次,尔后揉双耳,再以手捂双耳,以五指敲打后脑,再以两拇指沿发迹上下推搓,然后抚摩两臂、前胸后背和两腿。还可以结合做做眼、鼻保健操,活动一下两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