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实战须知的要领
太极拳是一门武功,当然它的作用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养生和健身,同样它也有着实战作用,关于太极拳的实战,我们需要增加几点认识,对此,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以下几点内容,希望通过介绍可以增加大家对太极拳的实战认识。
武功的提高离不开实战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只有在实战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不足我们才能及时改善,太极拳也是一样,我们先谈谈几点认识。
(一) 从“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谈太极拳的力
误区一,认为太极拳不能实战的第一根源,乃在于太极拳的“不用力”,而进一步认为太极拳“不练力”。这个想法其实非常荒唐,但是也不是没有根据,拳术肯定离不开力,但是力,肯定不是武术之本,设想如果谁力气大,谁实战就更强,那拳术就不会产生了,大家都去练力气就可以了。
拳家有所谓“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也是基于拳术本身的技艺而言的,并不是说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此外,不用力并不等于不练力,不练力也不等于就没有力。太极拳尤其注重力。但这力不是蛮力。不是僵硬的力。而是松活,非常灵活之力。
松活弹抖之力,在太极拳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实战中更是取胜的法宝。
这力并不源于肌肉的蛮力,而是源于骨骼间架之间所产生的整体劲力,所以《打手要言》说根在脚,脚连着地,正是借助地面反弹,稍节领导一个方向,将自己的骨骼间架调动起来,后利用腰的催进控制方向,后还是体现在手上。所以看似一只手,一根手指的力量,其实凝聚了全身的整体之力。这个力量不是任何人可以用局部的肌肉力量和支撑力量能够抵挡的。
(二) 从“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谈太极拳的速
第二个误区就是太极拳的慢,有的人说“太极拳这么慢,只能健身,不能打人。”,其实太极拳快慢架都有。但首先得慢练,这太极拳的慢练是为了把身体的肌肉拙力,僵力化掉从而使人在运动之中产生的对抗肌缩小,从而能更好的把全身的力量传达到一个点出去。
所以说慢练同样也可以练出速度,而且太极拳里想要快,必须先慢慢练,没有哪家太极拳法一上来就把拳打的呼呼生风的,陈式的二路,也必须是在有了扎实的一路基础之后才练。太极拳虽有快架,但是仍然是以慢练为基础和主体的。
快慢相间、虚实相生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致胜之道。
拳论有云“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快慢都是跟着对手走的,没有一定之规,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打手要言》做了很好的解释,“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太极拳的慢练是培养意气合一的能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精神和动作统一起来,只有注意到自己身体运动的每一个细节,快才不是瞎快,盲目的快,我们知道每个人下意识的反应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是他们不能把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变成实战的动作。
这正是太极拳慢练的意图,我们有意无意的意气运行,是培养内外合一的习惯,让人神经的瞬间反应,变成自己平时潜意识里的习惯动作。当反应变成成为一种习惯了,才有了拳论中说所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实战机理。
(三) 从“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谈太极拳的松
误区之三,是有人认为,现在的太极拳,开口就让人放松,“松松软软的”,怎么实战?健身还差不多。这其实也是个非常荒唐的想法,很多人以为只有绷得紧紧的,才有力,浑身的肌肉都鼓起来,才是力量的象征,这其实大错特错,任何一个技击的行家都知道,实战重要的乃是放松,浑身紧张,既影响力量的发挥,也影响速度的发挥,根本不可能进入实战的状态。
那么放松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不用心、意、气去解释,是没有办法说清的。松,不是完全的松懈。如果是完全的松懈,那就是软了,那么放松就太简单了。
我常说一句话“练拳的松和实战的松不是一回事,”练拳的松只要不用力就可以了,实战的时候,要放松的同时不能让外力作用于你,这就很难了,你可以松,但怎么在松的状态下,化解外力呢?
很多人没有注意《打手要言》里的一句话,而片面的强调松,其实是一种误导。《打手要言》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而意不断。”这句话的重点是落在“非松”上的,松,只是表面现象,看上去是松的,没有展开,也没有劲了,但实际上却是“非松”。非松就意味着紧张。
回过头来我们看“乃能收敛入骨”就好理解了,什么收敛入骨呢?是把紧张的意识、精神收敛入骨,而外示安逸,不在肌肉和筋骨上显示出来,白白消耗体力。所谓“精神能提的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只有筋骨肌肉松开,精神灵动,才可能在瞬间调动整个躯体,达到松、活、灵、快的境界。
综上所述 太极拳虽然只是一家拳法,但是其成型较晚,也吸收了各派之长,并融合入了中国传统智慧的精华,上面所说的理论虽然是以太极拳的理论为表达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原则就没有在其他流派的拳术中运用,只不过,太极拳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率先用一种比较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总是在不断进步,随着太极拳和其他拳术的不断发展,后人当有超越前人的思想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