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样子洗澡迟早会丢掉小命

  洗澡超过什么时间竟会缺氧而死呢?洗澡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之一,洗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你知道吗?洗澡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走进洗澡误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洗澡不能超过哪个时间吧!

  保护心脑大冷天洗澡千万别超时

  30年不遇的“超级寒潮”正席卷全国!北方地区已经泼水成冰,南方也正颤抖着抵御雨夹雪的寒冷天气,就连向来温暖的广州,也在昨天传来了“结冰”的消息。

  每年冬天,是各种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尤其当天气转冷,血管一收缩,血压就蹭蹭往上升。

  心血管专家提醒,面对寒潮天气,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注意保护好心脑血管,千万别犯容易导致意外的“大忌”。

  以下保护心脑血管的妙招,请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妙招一

  洗澡别太久

  老人怕冷,洗澡时常会把水温调节到较高的温度,而且喜欢洗到全身发热,往往耗时都较长。

  但是,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造成空气中含氧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进而引发心血管意外。

  专家建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时间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超过20分钟家人要及时关注。

  妙招二

  出门别太早

  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也会比平时要更高。中医指出,冬天清晨正值寒邪、湿邪,此时外出容易引来外邪入侵,发生感冒咳嗽,甚至心脑血管意外。

  此外,太阳还没完全出现前,空气含氧量较低。此时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所以,心血管病人冬天要早睡、晚起,好等太阳出来后再到室外活动。尤其曾有中风史的中老年人,子女要提醒他们出门带帽子,保护好脑部血管。

  妙招三

  再冷也别蒙头睡

  寒潮湿冷天较多,特别南方没有供暖系统,不少老年人喜欢蒙头睡觉,这样更保暖。

  然而,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对血管健康尤为不佳。平时容易头晕(血液供氧不足)的老人,请务必杜绝这种蒙头睡的做法。

  对于心血管不好的患者来说,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同时确保被褥足够暖和。

  妙招四

  及时加药

  气温下降,血压骤升,高血压病人要考虑加量加药。不过,无论减量还是加量,都要建立在血压测量数据的基础上。

  患者在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增减药物前,好连续记录一周的血压水平,使得医生能更准确地修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