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的区别 不同紫砂泥料间的差别

  制作紫砂壶的泥料种类是非常多的,不一样的泥料,做出来的紫砂艺术品特性是不一样的,而且保养的方式也不一样。那你知道常见泥料之间都有什么区别吗?紫砂泥料的常见分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下吧。

  目录

  1、紫砂泥料的分类 2、关于降坡泥的几点看法

  3、紫砂泥料之紫泥与拼紫泥 4、本绿与段泥的区别

  5、朱泥与红泥的区别 6、朱泥与紫泥的区别

  7、大红泥与小红泥的区别 8、朱泥与赵庄小红泥的区别

  9、乌泥与现代的黑泥的区别 10、老岩泥和紫泥有什么区别

  紫砂泥料的分类

  紫泥类

  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茗壶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

  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红棕泥:位于矿层中部,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大红泥:位于矿层中,少量出现。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鲜艳明丽。

  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左右。

  本山绿泥类

  俗称“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本山绿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个色装饰泥。

  百麻子泥:色与本山绿泥相似,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且杂质较多,须精拣方可合用,成陶后现谈墨色。

  红麻子泥:色似紫泥,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间夹星点麻子绿泥,成陶后呈桃红色。

  乌泥与现代的黑泥的区别

  紫砂历史上的『乌泥』实际上包括两种不同的品种,一种是含锰铁量较高的真正『乌泥』,烧成後的光彩成乌玄色。另一种 是采用特殊的装烧方法产生乌玄色的,本身却是普通的紫砂泥。烧制紫砂的传统窑形,是古老的龙窑,一直到本世纪六十年 代仍用龙窑烧制部份紫砂产品。到了一九七三年地道窑建成投产後,才废弃了倒焰圆窑和龙窑。将普通紫泥产品烧成乌玄色 的方法是这样的:将已烧清的紫砂壶,用稻谷的谷糠掩埋在匣鉢裏封好,放在龙窑的炉头部份再烧一次,由於炉头部份的温 度在1OOO度以下,烧成时升温缓慢,谷糠被引燃但因缺乏足够的氧,而不能充份燃烧,谷糠中的炭分子被吸人壶胎里形成黑 色,此工艺被称为『捂灰』。烧得好的捂灰,玄色如同好的微墨,色黑而不板,有一种温润之感。现代的黑泥是掺入氧化金 属来调节光彩,因此与传统的『捂灰』色有著不同的观感效果。

  白泥、黄泥、团泥如何区别

  宜兴陶土品类繁多,一般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类。白泥是一种灰白色的单纯粉砂质铝土质粘土,被广泛用来制作砂锅、日用器皿及美术陶瓷。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嫩泥是一种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杂色粘土,甲泥和嫩泥是制作日用陶缸、坛、盆、罐的原料。紫砂泥是紫泥、本山绿泥及红泥的统称,紫砂泥储藏於夹泥之中,本山绿泥则是紫砂层里的夹脂,红泥是由嫩泥矿里精选出来的,优质红泥原矿状如蛋黄成椭圆形,故又称『石黄』。本山绿泥生矿呈鸭蛋青色,烧成後呈米黄色,因此不了解的人刚一接触本山绿泥就误称为『白泥』,看了成品是米黄色又称为『黄泥』。据史籍记载,团泥原生产於青龙山北的团山,是紫泥与本山绿泥自然杂生泥,烧成呈古铜色。後来矿源断後,人们就将砂与本山绿泥按一定比例配此而成。

  如何辨别纯朱泥、底槽青、青水泥

  三种泥料各有千秋,纯朱泥壶冲泡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最适合冲泡*高山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 底槽青壶温和素雅,茶汤清气悠扬、时间长久,养泡以后,泥色由棕色变成朱肝色,水色光和!底槽青壶的适用性很广,较适合泡普洱、绿茶、红茶、花茶等。 清水泥壶醇厚稳重,典雅大方,具有亲和力。泡茶要求不是很高,甚适合新手使用。同样,清水泥的适用性也很广,适泡茶类与底槽青相仿。

  1.两者的原矿不一样:红泥是“五色土”里面普通的泥料,而纯朱泥的原矿是黄石黄。

  2.两者的收缩比不一样:红泥的收缩比是14%左右,而纯朱泥的收缩比是30%左右。

  老岩泥和紫泥有什么区别

  采用天然岩矿结合陶土调配而成的老岩泥,经过多次高温氧化、还原、多重烧制而成。坯体呈现原始朴拙、自然粗矿的质感。色泽呈现千变万化的窑变拙趣。

  老岩泥的颜色,因其土质具有天然岩矿成份,故每件作品皆呈现千万变化且独一无二的色泽  。

  老岩泥为原料透气性较强,导热慢,适合泡不同种类的茶。老岩泥密度较低,含铁及其它微量矿物质,能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使茶汤,喉韵倍增、入口自然、回甘好 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俗称"天青泥"、"底槽青泥"、"红棕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茗壶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oC左右。

  红皮龙和红泥区别介绍

  红皮龙,原名叫野山红泥,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有人云:“红皮龙丁蜀本地的一种俗称,我上手过类似泥料,觉得就是降坡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降坡泥与红皮龙是两种不同的矿料。现在黄龙山偷挖的泥料以红皮龙为主,还有紫泥。净水泥不是矿料的名称,是一种不加化工原料的炼泥方法,矿料风化破碎摧毁后只加净水炼制成泥统称净水泥。当然红皮龙练成泥后也可以称作净水泥。

  红泥在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红泥原矿提练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出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数目较多,一般人无法感接受。新壶初用,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朱红,泡茶数日则如朱泥。

  徐立云:“黄龙山也产红泥,在黄石的夹层中,虽量很少,但烧成温度与普通紫泥一样,远远高于赵庄红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紫砂红泥),且其表面质感与紫泥完全一样。其工艺机能:可塑性、触变性、干燥、烧成、收缩等也与紫泥大致相同。根据笔者小样试验,也适适用于手工拍打成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曾泛起较大造型的红泥茶壶。(根据艺人的经验,赵庄红泥、川埠红泥不适合做大件红泥作品,只能做一些小的类似与水平壶的作品)。

  黄龙山红泥,烧成温度为1180摄氏度,烧成颜色红色,有颗粒。赵庄红泥,烧成温度为1100摄氏度,烧成颜色红偏黄,细腻。” 黄龙山红泥,烧成后即纯朱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朱泥和红泥是不同的泥料,朱泥原矿没有颗粒,红泥原矿有颗粒。当然现在大部门朱泥另加了砂,以进步成品率。所以徐立文中所提赵庄红泥、川埠红泥应称赵庄朱泥、川埠朱泥。

  结语:对于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紫砂泥料之间的区别,大家了解了吗,下次能不能讲他们区分下来呢?用不同泥料制作成的紫砂壶有什么不一样的特性是不是也都清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