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后父母做这事竟害了孩子

  孩子发烧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心疼与慌张的肯定是家长们。送医治疗当然是先会想到的问题,也有些家长会相信一些民间谣言,采取错误的方法,这是很危险的。今日小编就告诉大家如何照顾孩子发烧,孩子生病应该怎么做?

  据报道,一名1个月大婴儿,因为感冒了被家长穿厚厚的衣服捂汗,发烧后家长不但没减衣服还又增加了衣服,后因高烧不退、呼吸微弱送医。医生发现孩子除了内衣,身上还穿了两件毛衣、一件薄棉袄、一件厚棉袄,外面用一个厚厚的包被裹着。

  后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出现了婴儿捂热综合征,因为大量出汗又没有补水,已有脱水症状,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遗憾的是,因为捂热时间过长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多器官弥漫性出血,第二天下午,宝宝因抢救无效离世。

  孩子发烧千万别捂汗小心“捂热综合症”

  很多父母和长辈在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上,缺乏相关知识,存在诸多误区:盲目采用“捂汗疗法”,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以为捂出一身汗,就会退烧了。专家指出,这种做法要不得。发高热的宝宝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摸上去手脚冰凉,家长误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继而给孩子捂得厚实些,加之儿童汗腺不发达,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专家说,在儿童发高烧的时候,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摸起来并不热,反而有些凉。若出现手足发凉、怕风,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有可能很快出现发热。所以,家长别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

  孩子发烧还应小心这几个误区

  宝宝发烧了,家长们总说心疼又着急,总说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降温。但不科学的处理方式,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孩子发烧时,除了捂汗,家长还应警惕这几个误区。

  1.一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为了怕宝宝发烧烧坏脑子,很多家长一发现宝宝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吃药不见退烧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时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2.宝宝发烧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即使宝宝体温很高也不做处理,而是带孩子去医院排队看急诊,等医生诊断,但这样往往会延误病情。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3.宝宝发烧不能洗澡

  有的家长担心洗澡时孩子着凉(特别是在冬天),让病情加重,于是宝宝发烧时坚决不给宝宝洗澡。

  事实上,宝宝发烧时用温水洗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家长要注意,在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专家提醒家长,孩子发烧,应该根据孩子的状况正确退烧,同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而不要只着眼于体温的变化,宝宝状况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孩子发烧怎么处理?家长要如何给宝宝降温

  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父母注意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病,而有些只是身体防卫性反应的发烧却被父母过度关注。因此父母应学习如何分清小儿发烧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那么,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发烧的原因一:非疾病性因素

  很多情况下小儿发烧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出现了病症,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