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这里臭居然是大病

  每个人都想自己香喷喷的,避免社交中出现的尴尬。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体往往不忠于我们的思想,经常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身体散发出的这些气味不仅仅会给我们的社交造成尴尬,还预示是大病的来袭。下面就一同了解一些身体那里臭会是大病来袭!

  脚臭加重可能是脾“出事了”

  中医理论中“诸湿肿满,皆属脾”,脾湿热,人体就会出现又黄又臭的汗水,加之脚部经常穿在鞋子中,造成细菌繁殖从而形成了“汗臭脚”。

  脚臭,每个人都会出现,但是如果突然加重了,说明脾的时期太重。那么为什么脾湿属于大病了?

  为何脾湿属于大病

  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万恶之源,更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的说法。下面具体看一下脾湿的危害。

  1.脾湿对皮肤的危害

  上文中已经提到“诸湿肿满,皆属脾”,脾湿则皮肤容易出汗,是人体散发出阵阵臭味,出现社交尴尬。脾湿容易造成胃部阳气不畅,脾胃运化能力变差,阻碍新陈代谢,使体内毒素难以排出。从而出现皮肤暗沉无光、粗糙并且长斑。严重影响美观。

  2.脾湿对内脏的危害

  脾主运化、主升清、统血,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才能够使机体的脏腑、经络乃至四肢和皮毛得到充分的营养。

  一旦出现脾湿,则导致脾无法正常工作。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其他脏器得不到滋养出现问题,五脏失衡。在《慎斋遗书》就有“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的记载。

  脾湿在影响五脏的同时造成皮肤表面出现水肿,甚至有人出水肿型肥胖。肠道受到脾湿的影响,出现溏便等现象。

  3.脾湿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上文中提到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脾湿难去如果在沾惹上寒气,更难以去除。脾湿则内脏气弱,身体平衡被打乱,同样造成内分泌问题。出现月经不调、痛经和宫寒等表现,从而容易出现不孕等各种生育疾病。

  3.从“思”解脾湿

  脾在志为思,说的是脾的运化统血功能和“思”有关。思既是思虑,属于人的情志和心理活动方面,所以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的说法。过多的思虑会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导致气滞、气郁。使脾不能升清,胃得不到降浊气。从而出现不思饮食,腹满腹胀,头晕和嗳气等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消瘦的人总是唉声叹气,胸闷的原因。

  4.从口气闻脾湿

  上文中以及提到,脾开窍于口。一般脾湿可以从看口内外的状况来判断。但是口气往往会被忽视,口臭多会被认为是胃肠道出问题。其实不然,脾湿则运化功能异常,导致进入胃肠道的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将精华运送至各个脏器。食物得不到运化,则出现食物在胃肠道“睡觉”的现象,在体温和体内细菌的作用下,食物腐败发出难闻气味,气体上逆从口出,则表现为口臭。

  所以,口气不不好,还是要多考虑是不是因为脾湿造成的。

  另外,食物在胃肠道睡觉不仅仅是口气臭,也会出现。

  5.从便看脾湿

  是否是脾湿,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看“便”。脾湿则大便溏稀,不成形的同时还会出现擦不干净。并且一天大便多次,有排不干净的感觉。

  另外,大便的颜色也会出现改变,出现发青发黑等现象。并且小便不多,但有尿不净的感觉,女性还会出现白带增多。

  结语:脾湿危害大,不仅仅是造成“汗臭脚”那么简单,脚臭只有因为脾湿而出现的汗臭汗黄。脾湿还会造成其他身体疾病,从皮肤到内脏,从骨骼到生殖功能都会受到湿的影响,甚至会引起不孕。所以脚出现越来越臭的情况不容忽视,可能是脾“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