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不懂沟通的名医们最后竟是这般下场

  在我国的古代社会有很多的名医一直流传到现在社会,人们依然能够知道他们的丰功伟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那么早的就驾鹤西去了呢?原来这些都是与医生的沟通技巧有关,那么你们知道作为医生应该怎样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呢?患者的沟通技巧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对于古代的华佗之死以及扁鹊之死大家是否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呢?下面就随着三九小编一起去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近几年来,在医务界血案又频发,简直是令人发指。根据新闻传言:古代的三大医生,华佗是被曹操砍杀的,扁鹊是被擦桓公追杀的,只有湘雅的张仲景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医患纠纷,因为当医生是他的副业,他是长沙市的市长。所以,大家应该要想清楚,做个医生不容易啊。要么你就是那个终极大boss。

  如伏曦、黄帝、神农;要么起码也是天下第二,如歧伯,汤尹;要么就大权在握,如狄仁杰会两手针灸,旁边还得有元芳保驾。想太平地当个医生而不成为炮灰,这从自古就是个难事……

  华佗之死

  话还是从华佗说起。

  据历史记载,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堪称麻醉学鼻祖和中国外科学第一人。他的同乡曹操,常患头风病,请了很多医生治疗,都不见效。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请他医治。华佗只给他扎了一针,头痛立止。

  曹操担心自己的病情再次的复发,而华佗在断之后,说:“丞相的病情现在已经很严重了,并不是针灸就能够治疗好的。我想还是给你服用一些麻沸散,然后进行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样才能够把病根去除。”曹操一听,勃然大怒,很严厉的怒斥道:“开了头颅人还能够活吗?”他以为华佗是想要谋害他,然后就把华佗关在大牢里准备杀掉。

  曹操的一位谋士请求说:“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曹操不听,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邪?”遂把这位在医学上有重大贡献的医生杀害了。

  一代名医,竟然被一代枭雄称为“鼠辈”,不得不令人深思。

  华佗的医技自然超群,但其治疗方法在今人看来仍是匪夷所思,与患者的沟通方法又太过直截了当。尽管开颅手术而今司空见惯,但风险还是极高的,曹操一医盲,又不会查度娘寻答案,所以直接把这位想给他开颅治疗的医生先给“开颅”了。

  扁鹊之“六不治”

  华佗的死,究其原因是在于当时在古代医疗咨询很不发达,不能够看到前辈扁鹊留下来的遗憾。扁鹊的博文有言道“六不治”:不相信的人不治疗,相信巫医的人不治疗,衣不适的人不治疗,饮食不均衡的人不治疗,轻命重财产的人不治疗,粗知数味药名者不治,每天都会更换医生的人不治疗。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第一条――不信者不治,华佗尚未取得曹操的信任,就妄言“开颅治头痛”,实乃医者大忌。要知这“扁六条”乃是扁鹊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凝集而成的精华。

  话说在华佗死前903年,扁鹊遇到了蔡桓公,与华佗被曹操求医不同,扁鹊是自己送上门去的,开口便是危言耸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蔡桓公不以为然:“你才有病,寡人没病。”顺便蔡大老板给天下医生来了句金口玉言:“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当然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扁鹊反复说桓桓你有病,蔡桓公反复说你才有病,直至病发。这个时候,扁鹊表现出超越华佗的英雄气概――我闪,我浪迹天涯。

  就这一被历史学家证伪的历史事件,我曾经在《医患沟通》的课堂让学生们情景再现:请一极具王者风范的学霸扮演桓桓,众多扁扁轮番出场,无一人能说服,直至一学生语出惊人:

  学会倾听

  在病人描述病情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千万不要打断病人讲话,这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礼貌,会让病人对你的印象变差,进而对你的医术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的治疗。

  一心一意

  每次只看一个病人,不要同时看好几个病人,因为这样会使的病人认为自己不被重视,从而引起抵触心理,和病人交谈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耐心交流

  患者在患病的时候情绪难免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此时,作为医生一定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的跟病人交流,不能显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更甚者与病人起了争执。

  说话威严通过病人的描述,你对病人的病情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你的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此时你说话的时候需要有威严,让患者觉得很有性,才会对你产生佩服心理,坚定了治好的信心。

  解释处

  确诊后就可以开处方了,写完处方后一定要对病人进行解释,交代服用方法以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切不可让病人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患者沟通技巧

  清楚描述病情

  这是治疗的第一步,很多患者在描述病情的时候含糊其辞,不能详细和正确的描述自己的病情,使得医生不能正确的对你的病情进行判断,更有甚者导致医生的误诊,可见,清楚的描述病情是很重要的事情。

  态度要端正

  人在生病的时候难免会心情不好,时常发脾气,当你就医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你找医生看病,是你有“求”于人,所以态度一定要端正。

  不要插话

  当医生对你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时候,不要打断医生的讲话,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即便是你真的有问题想要提问,也要等医生说完之后,这是人与人交往基本的礼仪。

  结语:通过上文我们能够了解到,不管是现在社会还是古代社会如果不在给病人急性救治的时候没有说清楚原因,或者是夸大其词的说病情以及治疗方案有些情况下反而会适得其反,从上文我们能够了解到,医生与患者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或者是因为沟通的不合适往往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这也就告诫大家在看病就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沟通的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