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黄褐斑 中医祛黄褐斑食疗偏方
黄褐斑是一种令很多中青年妇女烦恼的皮肤病,斑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颜色多为淡褐色、黄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分布的范围比较广,一般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光滑,不痛不痒,没有皮屑。那么,中医中有没有什么偏方可以有效治疗黄褐斑呢?下面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病因病机
中医中对黄褐斑的病因归结为几大原因:精血不足,不能够达到面部,或者是气血淤积于皮下,色素沉着而导致的。再或者就是因为肝郁气滞而成,郁久化热,灼伤阴血,导致面部气血失和发病。还有就是因为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上蒸于面所致。但是也有人认为是跟冲任有关,冲任起胞宫,终上行到面部,肝郁血滞伤冲任,气血不能滋养脸部,故导致黄褐斑出现。
不论为何种情况,不外乎虚、瘀、湿、热所致。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精神刺激、紫外线照射、不良化妆品的使用等都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祛斑偏方
在这里小编跟大家推荐一些可以简单有效治疗女性黄褐斑的方法,经过很多人的试用,效果很是明显,当然各人体质不同,可能治疗的实际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①逍遥丸(中成药)每日3次,每次8粒 ;
②维生素E 每日1-2次,每次1粒;
③肝太乐 每日3次,每次2粒;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维生素E挤破,用里面的液体来配合涂在脸上。
注:月经期停服! 简单的说明一下:逍遥丸有使人放松心情、安神的作用; 维生素E为维生素的一种; 肝太乐,不要把它简单的认为是治疗肝炎的药,其实它是解除肝脏毒素的一种护肝药,在治疗食物中毒时也经常用到。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对不同患者应辨证论治,对肝郁气滞型可用疏肝理气活血之法,方剂有消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虚型以二陈汤、四君子汤加减。肾虚型以六味地黄丸加减。
黄褐斑的患者多为肾阴虚,可用杞菊地黄加黄柏、陈皮汤为主进行治疗。活血化淤、疏肝理气,用血府逐淤汤、桃仁四物汤。
食疗法
吃干柿祛除黄褐斑
原料:干柿子适量,天天食之,久食有效。
功效:润心肺,去黑斑。 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
吃奶糊祛除黄褐斑
原料:核桃仁30克,牛乳300克,豆浆200克,黑芝麻2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核桃仁、黑芝麻放小磨中磨碎,然后与牛乳、豆浆调匀,放入锅中煮沸,再加白糖调味即可;也可在煮沸时,打入生鸡蛋,边搅边煮。
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可经常食用。
功效:润肤悦颜。适用于皮肤黄褐斑及皱纹皮肤。
中医认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治疗原则,可采用以下基本方进行加味。
基本方:归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参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芷5克。
肝郁血瘀证可出现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证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壳6克,制香附6克,青陈皮各6克。
脾虚血瘀证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肾阳虚寒证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以上各方需连服二个月。每天一剂。如有效果,可继续服用一个阶段。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白茯苓、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参、牡丹皮。上药等量共同粉粹过100目筛,装入干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取上述药粉30克,加入珍珠粉10克,加适量蜂蜜和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保留20~30分钟,清水洗去,每日1~2次,20日为一疗程。
功效:方中白菊花清热解毒;白芷、白茯苓、白鲜皮解毒燥湿;白及、白僵蚕、白芍、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本草新编》曰白僵蚕“去皮肤诸风,能灭黑干及诸疮瘢痕”,《中华本草》曰白芷“去面干疵瘢”(面干即指黄褐斑);《海药本草》曰珍珠粉“除面干”、“解毒生肌”;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白芍、白茯苓两者均有抗炎、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丹参有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作用。瘀去则新生,毒热解除了,机体抵抗力增强了,则斑无形可依。
方中大多为美白药,可达到“以白养白”之效。爱美的女性即使脸上无斑,也可用此方作日常保养用,一周一次,可达美白养颜预防黄褐斑之功效。同时应避免日晒或紫外线照射,保持精神舒畅、大便通调。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黄褐斑的一些中医治疗偏方,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很感兴趣呢?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如果您正在为脸上多出来的这些恼人斑点困扰,不妨来试试上面小编给大家总结的一些方法,相信试过之后大家会有惊喜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