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小常识 谨防多雨季节易犯的5种病

  大家都知道夏季是一个炎热有多雨的季节,多雨的天气不仅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会给很多人的身体健康亮起红灯。那么炎热的多雨季节即将到来,咱们预防哪些病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大雨季易发病症,赶快来看看这些夏季养生小常识吧。

  骨关节炎 中医祛风散寒+西医抗炎镇痛

  首先就是骨关节炎,很多具有风湿性疾病的患者一般对于气候的变化都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在下雨的春天,关节肿痛的症状就会明显的加重,所以有人会戏称自己是“天气预报员”。

  由于这种明确的相关性,至今还有不少老百姓认为风湿病(或关节炎)就是长期遭遇湿气(包括潮湿气候和潮湿环境)所致。

  该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肖长虹说:“潮湿天气时,骨关节炎(常俗称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软组织风湿症(如肌筋膜炎、肩周炎等),甚至痛风,都可以出现症状反复和加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潮湿季节,空气湿度大、气压低且变化大。而风湿病患者的关节周围血管和神经功能受损,血管舒缩缓慢,对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因而引起疼痛麻木。”

  预防宝典:专家建议哪些具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在这种多雨的季节里面一定要及早的做好防治措施。

  特别是生活上注意防护,保持室内干燥,注意保暖。骨关节炎患者特别要做好膝关节和腰部的保暖。早晚气温低湿度大,不适宜户外活动,白天室外气温高、湿度低,可多进行户外活动。

  祛风散寒:风湿病大多需要较长时间的维持用药,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抗炎镇痛剂,不宜盲目停药。也可以服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痹的中药如独活寄生汤、薏苡仁汤来防止疼痛复发。此外,在家可适当使用辅助治疗,如对常发作的关节进行艾灸熏烤、温经止痛膏剂外贴等,也可用温经活血的中药外洗、外敷。

  心血管 中医活血化淤+西医加强疗效

  天气闷热、气压低、湿度大,致使人们常常感到压抑烦躁,国外有研究表明,过分潮湿的天气,致使各种心血管疾病这时也纷纷找上门来。近段时间,各大医院的心血管患者较以往大幅度增加。心内科主任欧阳平教授表示,潮湿阴雨天气会使人情绪低落或焦躁,影响睡眠,导致血压升高。加之气温回升,人体出汗多,水分大量流失,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减慢,加重心肌缺血、脑缺血,严重的会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

  预防宝典:那些血管比较脆弱的中老年人疾病预防,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病的患者在多雨季节里面应该要格外小心。

  除坚持规律用药外,一旦出现胸闷、心慌或腹泻、感冒,要及时就医。

  氧气瓶、除湿机:老慢支、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在家中可备一个氧气瓶,身体不适时及时吸氧,缓解症状,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还可常备保心丸。室内还可使用除湿机除湿,使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预防心脏不适。

  活血化淤:不少进行了心脏介入治疗留置支架的患者,支架下段容易引起再阻塞,所以更应适当选用一些活血化淤类中药,以促进血运通畅,防止再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