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技术要领 短跑的要领都有哪些

  很多人都喜欢跑步,在课堂上老师也常会让我们跑步锻炼身体,短跑也是一项体育比赛,想要在短跑中取得胜利,就要掌握短跑技术要领,了解短跑的历史,避免跑步运动伤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短跑知识吧!

  短跑的技术要领有哪些

  安装起跑器

  起跑器前踏板放在距起跑线一脚半,后面的踏板距起跑线三脚长,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节。

  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45厘米)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45度角和70-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起跑器上“各就位”和“预备”姿势

  两脚分别踩踏起跑器两个踏板,蹲下。后腿膝关节着地,两手放在起跑线后,两手之间略比肩宽,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支撑地面,虎口朝前方,肘关节伸直,此时肩处于起跑线上方,颈背自然放松。前移重心,使肩超过起跑线10~15厘米,臀部抬起稍高于肩,身体重量基本集中于手和前腿,头和躯干呈一条直线,眼睛自然看向下方。

  蹬离起跑器瞬间姿态

  踝关节充分蹬伸,大腿积极高抬前摆。大腿与躯干,摆动腿的小腿与大腿都成直角,勾脚尖,前臂向前上摆,躯干前倾,从头到脚保持一条直线,双眼注视前下方。

  起跑后的加速跑

  加速起跑后的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距离内尽快地获得高速度。

  当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便积极下压着地,第一步的着地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起跑后的初几步,两脚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前进的,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脚着地点,就逐渐合拢到假定的一直线两侧。

  加速跑的距离,一般约为25-30米。

  终点冲刺跑技术

  在高速冲过终点线时,躯干前倾,将胸压向终点线,同时两臂后伸以保持身体平衡。

  你知道短跑的历史沿革吗

  短跑古称“场地跑”,它是人类历史上开展早的一项田径运动。根据记载,公元前七七六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了短跑比赛项目。当时跑的姿势是躯干前倾较大,大腿抬得很高,脚落地离重心较近,步幅较小的“踏步式”跑法。起跑是采用“站立式”姿势,并把大石块置于脚后,借推蹬巨石之力来加快起跑的速度。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男子短跑被列为比赛项目,设100米及400米跑两项,标志着现代短跑运动的正式确立。第二届奥运会上增设了200米跑项目。

  1927年又出现了起跑器。随着短跑技术和运动器材的发展,短跑技术有了很大的演变,由脚跟先着地改进为前脚掌着地,并形成了一种“摆动式”的跑法。由于短跑技术的改进,推动了短跑成绩的迅速提高。

  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女子短跑也被正式列入。初的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采取任意的姿势起跑,现在盛行的蹲踞式起跑姿势是1887年出现的。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首次规定选手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助跑器,此外还划分了跑道,一套较为健全的比赛规则被确立下来。近年来,国际田联为了增加短跑比赛的激烈度和观赏性,再次对比赛规则作了部分修改。新规则规定,选手有一次抢跑犯规即失去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