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掌握太极拳的基础八要问题
在太极拳中,练拳是为体,推手为用,练习太极拳初期的时候,基础是很重要的,只要练好了基础,才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运用。它对姿势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动作需要的是圆活。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去体会。
(一)基础入门八字要求
1.中字
首先就是要求练习者心静,心平气和的练习是好的开始。
2.正字
要求姿势端正。每一姿势务宜端端正正,不可偏斜。尽管有很多姿势各不相同,或仰或俯或伸或屈,也非要做到中正不倚不可。因为在推手发劲和盘架子的虚实变换等方面,都要靠重心的中正平衡与否而成定局。由于重心为全身之枢纽,重心立则开合灵活自如,重心不立则开合失其主宰。所以说,对重心的掌握好与坏是关键的问题。
3.安字
安然之意,切忌牵强,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适,这样才能使气不滞,畅通全身。在练拳时要求姿势安稳,动作均匀,呼吸平和,神气镇静,才能有此效果。
4.舒字
一定要舒张开来,整个身体关节要达到放松的状态。
5.轻字
轻虚之意,然忌漂浮。在盘架子和推手当中,要求动作轻灵而和缓,往复乃能自如,这样练久了自然会出来一种又松又活的劲,同时还有一种粘黏的劲。打太极拳也好,推手也好,一开始都要从轻字上着手,才是人门之途径。
6.灵字
灵敏的意思。由轻虚而松沉,由松沉而粘黏,能粘黏即能连随,而连随而后方能灵敏、则可悟及不丢不顶的道理,之后是愈练愈精了。
7.圆字
圆满之谓。每一姿势、每一动作,都要求走圆而无缺陷,这样才能完整一气,以免凹凸、继续之病。推手运用各劲非圆不灵,能圆则活,处处能圆则无往不胜。
8.活字
这很好理解,简单的说就是需要灵活的意思。
(二)太极拳之体用八要
意、气、劲、神之四要,亦称体之四要;发、拿、化、打为推手之四要,亦称用之四要。如果在推手时“意、气、劲、神”有一方面为对方所拿到的话,我方是必败无疑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方面要多多实习,才能悟出其中之真理。
1.意专。练拳、推手都要求心静,因心不静则意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所以要心静意专。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则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即不为人制了。
2.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亦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开为拿,呼为合为发。如果吸气能够很自然地提得起来、也能把人系得起来的话,那么,呼气便会更自然地沉得下去、也可以把人放得出去了。这是以意运气,而不是用笨拙的力气拿起来、放出去的。
3.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部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出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这就是所说的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的意思。
4.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右实,右虚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腾挪;实非全然站煞,精神要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问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何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由上而下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由下而上谓之开。开便是吸,合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也就是说再没有不如意的地方了。
5.发劲。所谓发劲。是太极拳推手中的术语,它是根据“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原则,运用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的灵敏性,探知对方劲力的大小、刚柔、虚实、迟速和动向,选择合乎杠杆原理的接触点为支点,运用弹性和摩擦力(力点)的牵引作用,发挥“引进落空”“乘势借力”“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掌握“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的战略战术,牵动对方的重心,在时间和力点为恰当的时机“以重击轻、以实破虚”地将劲发出去。这种发劲要“沉着松静,专主一方”,由弧形而笔直前去对准目标,又稳又准,乘势将对方干脆地发出去。在发劲之前须有“引劲和拿劲”,用引劲可使对方先失去重心,然后用拿劲将对方拿住、拿稳,这时再用发劲才能顺手,才能随心所欲。
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没有缺陷;欲要没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欲要提起精神,先要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气敛入骨。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动劲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击,下于两脚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开,放即是合。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