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关于太极力与太极劲力解
太极拳的力和劲力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真正的掌握太极拳就是能够完美的运用这些基础的力,力听起来是挺简单的,但真正的学习起来并不是那么的简单,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在实践中去领悟这些。
太极拳的关键就是在于心静,心静是学习太极拳的前提。
第一步:
肢体力向六面整体浑圆力过度,共分六步。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
第二步:
脊柱力(即上肢与躯干的复合发力)
意念是完成整个动作的关键点,意念也是引导。
意念应始终感知脊柱,使脊柱和手臂的内在能量达到协调贯通,以脊柱带动小臂,用躯干的力量给小臂的运动加速。整个小臂沉甸甸的,这种力量打出来,此劲出自筋骨,
第三步:
丹田力(骶骨之力):
丹田(骶骨)是人体的总重心所在,人的整体劲力皆由骶骨发出,我们在千变万化的运动中(尤其是瞬息万变的格斗中)始终能把握自己的总重心,并体会出内力由中心向梢节传导的感觉。
桩功的训练使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不再产生内耗。发力时以丹田(骶骨)为中心(力量的源泉),脊椎为传动轴,左右两背(肩胛骨)上下相错(其功力来源于“周身整体拉抻量〈即周身关节的伸缩量〉”带动双臂*挥舞势如浪翻,即太极拳经云"牵动往来气贴背",此时在格斗中才能真正不受任何拘泥,任我挥洒!
第四步:
身法力(躯干力):
太极拳的躯干力是内家拳的核心。
六艺:“鸡腿”“龙身”“熊膀”“虎豹(抱)头”“鹰爪(捉)”“雷声”。
四相:”鸡腿”,“龙身”,“熊膀”,“虎豹头”。 那么“四相”的内涵是什么?又如何练成呢? 它须要丹田内气充足,并能气贯周身。躯干内气血充盈,内劲在躯干内膨胀,并胀开各大关节,有的人把它叫做内在的抻筋拔骨。传统练法有:“开肩”“开胯”“开胸”“开背”“开肋,即是躯干和下肢筋力连结,劲力贯通。
“开胯”,骶骨下插,人体总重心降低,下肢的力量提上来,躯干的力量传导至地下,体现“鸡腿”的功能!举步轻如狸猫,落步稳如泰山!身不受力的间架才能真正形成!这叫做“七星拱梁递重力”。
“龙身”,周身的劲力在躯干内畅通无阻!练得周身劲力在体内,上下贯通!左右贯通!交叉贯通!练的自身在前伏后仰,左歪右斜,上下起落,前进后退,整体旋转和进攻受阻时,周身仍然劲力贯通,得机得势!
“虎豹头”,在单腿独立的情况下,颈部可以悬起体重超出自己的人,而自身不动不摇,颈部所受之力已经传导至脚下,从头到脚下劲力已经初步贯通!虎豹的劲力直贯头顶。
“熊膀”,桩功锻炼,背部会慢慢变的如同钢板一样坚实,斜方肌与背阔肌向两侧拉伸,肩胛下沉后横开,并被肌肉固定在拉开的位置,微微向前束裹,背圆胸实肋骨根根开张而两膀充满力量,如熊膀一般,使间架更为圆整,躯干内部气血充盈贯注周身,周身鼓荡带动背部和肋部筋肉的膨胀和收缩,使其具有极大的弹性,这就是身裹之力。这时就能体会到人体上这几个死的关节(双肩,双胯及24节脊椎骨)里蕴含着强的力量!
第五步:
整体劲力
桩功训练,达到整体骨架贯通,筋力连结,周身充满弹性,从脚底到头顶心、从腰胯到手指柔韧无比,整体劲力形成后,无须有意发力,动即是力。大的优点是能够在动态中发力,且威力不减!(一般的发力是定势的,既使是活步发力,在发力的一瞬间<即后腿蹬地的一瞬间>也是静止的。彻底把双腿解放出来(指用上肢做武器的发力!)
第六步:
浑圆力(六面整体浑圆力):
“五心合一”,把周身散乱之气归于丹田,“顶心向下归丹田,手心向内归丹田,脚心向上归丹田。”桩站对了,筋肉牵扯、骨骼支撑、五脏充盈,周身膨胀,气血灌注四肢稍节有膨胀紧绷之感,手指如韧性极大的钢钩,真正明白了“口如钢钩刺如刀,硬如铁石粘如胶,相见如婴儿,举手不能逃!”这时周身既有膨胀的力,以有回收的力,回收的力越大,则膨胀的力也越大,体质弱的人只有经历这一过程,才能由弱转强,才能够和先天条件好的人一较高下,这一过程,大约需要十个月,绝不可速成!练到一定程度,头部象有空气的阻力下压,并与浑身各部位阻力相配合,胯坐上了力,膝盖也好象顶上了力,浑身各部位各关节全要靠上东西,身体外部好象被空气阻力固定住了,间架内部整体连通,梢节越来越沉重,稍节越用力身体越松,平常走路时两腿都能感到空气的阻力,练拳时身体各部位有强烈的依托感,此时周身关节的伸缩量越大,功力越强,真正骨骼相挣所发之力,外形几乎看不出来。对方只能见到我周身微微一抖,而我只觉后腿骨骼猛得一挣,绝不是仅靠后腿蹬地的肌肉收缩之力,而是周身的鼓荡骨骼内部的挣发,此时才能真正具备“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强大实力!实战中有这种功力做后盾,还何怕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