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中的文武之道
虽说太极拳是门武术,但是太极拳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如同日常的为人处事之道。太极拳的特点阴阳、虚实变化,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教程,你会发现太极拳是文武集合的运动,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太极拳中的文武之道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太极是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在太极中指的是阴阳二气。
这就告诉我们,太极生阴阳,是万物的本源。而“太极拳”是明末清初的产物,是明代拳家综合吸收了各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
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中医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物理力学、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以及中医学和物理学等科学概念。
太极为文,拳为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太极拳为的是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
已故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先生说:“打太极拳,虽然习武,文在其中。”文者,体也;武者,用也。体为用之本,用为体之能。
“文”和“武”是太极拳本身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目前有人提出太极有 文练、武练之分,对此我不敢苟同。太极拳本身就是文武之道。只是练习或者传播太极拳的人是偏重于理论还是偏重于技击实战。
难道说只有文练才能舒筋活络,调整阴阳,才能气沉丹田,才能“势势存心揆用意”? 事实上,武练者对腰腿的功夫要求更高,同样要求打拳时“无人似有人”,才能在实战时“有人似无人”,这不就是势势用意吗?
练太极拳一定要慢,古话常说,慢工出细活,慢练太极拳能领会太极拳的精神要领及其中的智慧。
对太极的“文练”、“武练”争议之外,目前社会上对太极拳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两个极端现象,一者偏于理论,以养生为主,过分强调“意、气、呼吸”,把太极拳引导为形而上,玄虚而神秘。
一者偏于实战,以擒拿格斗为目的,把太极拳趋同于散打拳击。前者偏于文,丢掉了太极拳武术属性中的“武”的一面,过于缥缈,空洞,所讲的意、气、呼吸等,都是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的,你说有多神奇就有多么神奇,无法印证。
这种丢掉了武术技击属性的太极拳只能代表某些群体片面主观的“太极”,而非“太极拳”。
后者偏于武,无论是练习太极拳的套路还是练习对抗技击,都是走硬功的路子,甚至以散打拳击的训练方法来指导太极拳,把太极拳沦为拳打脚踢的下乘拳,舍弃了太极拳粘黏连随、不丢不顶的大法,和四两拨千斤的力学精华技巧。同样,这种脱离了理论基础的拳,只能视为“伪太极”。
无论各家太极拳,其文就是符合阴阳辩证学说,符合哲学、易学,符合人体经络运行规律,符合严密的力学系统原理等科学规律。此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即太极拳的“文”;所有符合以上太极理论的技击实战之法,即为太极拳的“武”。
要真正学以致用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文武并重。正如洪老先生之言“虽然习武,文在其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拳术之道,一文一武;技法之道,一阴一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太极拳既有文韬,即蕴含了易学、中医经络学、哲学、力学等科学规律;又有武略,即“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如此粘黏连随不丢不顶之大法。
如近代太极拳大家陈鑫所说,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的高境界功夫。所以,学习太极拳,尤其是启蒙阶段,一定要在正确的太极拳理论指导下,结合一招一势的实战技法,这样既掌握了太极拳精深的理,又能学到了慎密的法。
太极拳的学习步骤
一、基本功包括手上的各种缠丝动作和左右前后的步法练习
初学这个通过对基本功的学习会了解对手法、步法、手型等基本要求,明确自己所学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
二、分解记忆循序渐进
按教练的分解口令把动作的一招一式来龙去脉弄清楚。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个姿势的方向、角度和重心的虚实变换。学太极拳和学写字一样,要一笔一划,认认真真,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三、快速比划动作
初学时无法把练拳的速度放慢。太慢反而容易断续、笨拙,为了先记住刚学会的动作,可稍放快些速度比划,此法不求演练技巧和动作规范与否,只求动作顺畅,把动作的内容结构和重心的虚实分清即可,旨在将动作连贯起来。待动作稍熟练后再放慢速度体会细节。
四、边练边记动作名称
练拳需要全神贯注,初学者很难做到这点,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先按照口诀练,在把动作与口诀协调起来。
五、形象默念
在安静的前提下(坐车、睡前),闭目回忆刚学会的太极拳动作。像过电影似的将动作一个接一个在大脑中过一遍,口中可轻轻背诵动作名称,这样对强化记忆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