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浅谈浑元力的四大要素的核心

  太极拳中有多种力,小编今天要讲的是浑元力。浑元力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浑元力的运用很广泛,太极拳教程中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究竟什么是浑元力。

  浑元力的四大要素

  1、阴阳平衡

  太极拳的理论依据是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形成,因此,太极拳的练习注重阴阳平衡。

  阴阳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松与紧、虚与实、动与静、退与进、快与慢、打与防、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等,平衡即不偏不倚,是指在攻与防等方面处处顾到,不露破绽。

  2、意力均整

  指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等挥元一周,任何方向和部位从意识上都能均衡兼顾,从防与发所蓄的力度上都能平衡有备,无论任何部位受犯,都能相机而防,应感而发。

  3、周身争力

  太极拳有很强的爆发力,这个力量积聚在丹田,因此,想要超大的爆发力,先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一起。

  这是发动全身之力同时出击的高条件,为了调动和激发全身大能量出击,不仅手、脚、头、肩、肘、膝等同时发出互争力,就连一时用不到的毛发和内腔等也都一齐鼓荡发力,增加打击强度。

  4、静动互用

  有时形似不动,但周身筋骨、肌肉及神经都处于欲发不发、不发想发的备战状态,一旦受侵,一触即发,貌似静,却静中含动。

  与人搏斗,动如闪电,疾似利箭,但头脑非常冷静,周身不仅互换,还要动静互为,缺一即犯双重之病,则危险矣。

  如何理解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是注重意,强调主观意识的武术,练习过程中离不了我们自身意识的作用。

  “用意不用力”是习练太极拳套路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以往练太极拳的人却很难理解这个基本要求。

  其原因是

  1、果不用力,人连站都站不住更不要说完成动作,因而现代人无法从字面上来理解用意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是需要我们注意度的把握,具体到什么程度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

  2、人没有心理学的概念,因而也无法用通俗的理性语言来说明用意不用力的确切含义。

  那么用意不用力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在说明这个问题前先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1、将装了水的杯子从桌子上拿起来喝水的过程中,大脑并没有想过要用多大的力来拿起水杯,而只是想着喝水的姿态,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思维中枢的主意识只是控制着喝水的动作姿态而骨骼肌的用力程度则是由被主意识激活的潜意识所控制。

  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主观思维的作用。

  2、在用斧头去劈很硬的木材时,大脑不但要想劈材的姿态还要想劈材的力量,其原因是,在劈材的过程中,思维中枢的潜意识对骨骼肌的驱动已不足以使骨骼肌发出的力量劈开木材。

  因而,思维中枢的主意识在控制姿态的过程中还要控制骨骼肌的发力,从而达到劈开木材的目的。

  从以上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人体思维中枢对动作的控制可以是主意识直接控制骨骼肌的发力,也可以是潜意识控制骨骼肌的发力,而“用意不用力”说的就是后者,其中的意就是指动作的姿态,而力就是指完成动作的力量。

  因而“用意不用力”的具体含义就是,在太极拳套路的习练过程中,习练者要有意识地关注动作的姿态及姿态的变化,而不要有意识地去发力。

  其目的是进行自我心理控制,其实现的意义则在于,动作过程中骨骼肌发出的力量能够恰好完成整个动作,而没有多余的力—“过力”。

  那么,为什么在习练太极拳套路的过程中不能发出“过力”呢?其答案就是,太极拳套路原本就是由导引术发展来的,而且作为太极功夫的基本功,其习练的目的也是要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进行腹式呼吸,从而保证情绪能够比较放松而不会过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