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关于怎样看太极拳推手之说

  太极拳的推手练习是属于基础功的一种,掌握好基础功的方法是练习太极拳的根本。只有稳扎稳打才行。然而太极去的推手中,有很多都不能做到真正的掌握其中的要点,更别谈姿势上的正确了。

  太极拳的推手不仅需要的是自身的学习,而且还需要平时的实践练习这也是很重要的。

  太极拳单讲推手是很片面的,单一的有局限性的。恩师吴海清先生教我练拳时说:太极拳不是一招一式的招式用法,太极拳是劲的变化,是借力打人的艺术,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懂劲,不懂劲法不会练太极拳劲法,没有很好的基本功,单讲推手容易造成力量的对抗,功力的抗衡。容易造成“太极拳论”所说的“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的局面,真正懂太极劲的人是不会经常主动与人推手的,只练推手容易造成忽视要从圆眼过的基本功的训练。

  所练的与“太极拳论”基本不对号,体现不出“太极拳论”所说的“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用意不用力”、“不用丝毫之力”等拳论要求。现在的推手比赛部分人只练三五年,有的个别人只练二三年,身体都松不好就去参加比赛,没有很好的太极拳基本功,不懂劲,这样的人去参加比赛,能不动力量吗?力量的抗衡就得分出重量级、轻量级的级别来,如果懂太极劲法,“用意不用力”,会借力打人,推手相互用听劲来找对方不足之处,就不用分出级别了,可以是力弱胜力强,女人胜男人的局面。“太极拳论”云:“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太极拳论说的非常清楚,“夫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我的师父在82岁时,耄耋之年,身小力薄,我们徒弟身大力强,与师父动手时没有能赢师父的,我在拜师之前是练通背拳、形意拳的教练,与师父动手时,一接触,甚至没有接触到师父就被他那种精神气势所压倒了,挨不上身,一搭手双脚离地被弹出丈远,而且还很舒服,师父手轻轻地、时而没接触到我们擎在我们身体的任意一点,都会使我们全身动弹不得,手抬不起来,脚踢不出去,任他随意摆布都没反应,师父用力了吗?丝毫之力都没有,我很荣幸这辈子挨过太极拳的打!什么原因我们动弹不得?其原因不外是投明师、得真传、方向对、没走偏、悟性好、肯下功、懂劲法、及神明、虚无体、上乘功、用神意、气势赢。练太极拳者都知道十年太极不出门,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十年不出门是不让弟子到外面去与人乱推手,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前辈讲的让入室弟子相互训练从圆眼过的懂劲的基础功,这是几百年来太极拳师经实践的总结,千真万确的法理。就拿现时来讲如果是师父诚心的教,练拳得法,不走偏,学者聪明悟性又好,又肯下功夫,也得十年八年能有所成就,首先要有明师的口传心授的指导,

  在太极拳中,有一位前辈曾经说过,练习太极拳如果没有明人的指点没法学习太极气功的,同样不能学习周易。

  真正的明师是不主张弟子到外面乱推手的,要知道一开始学习太极拳就推手是不会长久的,刚学身体各部位松不开就开始与人推手,绝大部分是力量的对抗,力量是有顶峰的,太极拳练得是松柔虚空之功,艺无止境,是永无顶峰的。太极拳是极精微巧妙的拳术,是非常非常难掌握的拳术,真正的太极拳名家那个练功不超过二三十年以上,这还得是真正有传承之人,古“太极拳讲义”云:“掤履挤按世界稀,十个艺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沾连粘随俱无疑”。艺人就不很多,十个艺人十不知,就可说太极拳男的程度了,有人说十个艺人十不知,怎么往下传承,所以后人拳师改为十个艺人九不知,这么一改,他倒是不知太极拳了,古人所以讲出十个艺人十不知,是数百年动手实践体悟出来的,有他的道理,为学好太极拳我学习易经、黄帝内经,认真学习实践太极拳理论等传统经典文化,数十年才感悟到而己独知之妙的太极拳真谛。十个艺人十不知,前人教授太极拳对弟子口传心授,口传只能讲用口述说出的一些拳理,怎样练得一些方法,心授时是说不清楚的,说不出的是靠师徒间的心里感应,信息沟通,是说手、喂手时的体感,在心灵中体悟到的滋味,是一种说不出的身体感悟到的体会,摸手时内动师徒之间的内部路线的走向体会,悟性为首,神动时发人的动作是说不出来的,这一瞬间是心脑不接状态,说出来也是不全面的,切记太极拳发人者舒服,被发者也舒服,只有靠功深后灵感体悟到自己身上。我在与人打手时用神聚发人的瞬间问我是怎么发的,我只能说是应物自然,是一种自然反应,神一动人就出,是一种气势,没有经过大脑想,如果经过大脑就会慢一拍节,是来不及的,不容空的,是在是是而非中,是有是无中,心想用意就慢了,是平时正确的训练基本功与物来顺应的自然反应结合。我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都吃过红烧肉,好吃的红烧肉的非常香,很好吃,但又有谁能把红烧肉的香怎么好吃说全面,写清楚?都是心里知道说不出来,只有吃到了、品尝到了才知道怎样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十个艺人十不知,太极拳讲义上写的非常的正确,学生日久功深,自己身体感悟到了,亲身品尝到老师的劲路加之正确的练功方法认真苦练,慢慢就会功夫上身的,悟性苦练实践心领神会是关键。

  为什么说只讲推手单一,太极拳艺并非凭借两手的推力所获及,推手是两个人手挨着手接触的互相推,如果双方的手接触不上怎么叫推手?前辈不只是叫推手,而是太极拳打手,长期只练推手是不实用的,远离实战,太极拳是传统武术,武术包括踢打摔拿,只会推手怎么能防得人们不接触的打踢摔等动作,尤其是散手快拳的击打怎么去防?“太极拳讲义”说:“阴阳生于太极,为万物之根本,太极拳为各拳之领袖,此拳重在锻炼精神”。拳论告诉我们太极拳是精神意念拳,对付快手快拳打来精神不会动,不会“落空”能行吗?对方打来打到身上是虚空的,无着力点,不动彼分毫,彼自跌出,这是与太极拳论相符合的,太极拳是武术踢打摔拿都得让人家用,不能只讲推手,太极拳是高层次的散手实战的上乘武功。“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数十年我一直专一的、执着的在恩师的教练下,太极拳的理论知道下,研练太极拳的各种劲法,太极拳术本无法,动便是法,这个法就是阴阳相济的动手实践,不明劲法,不精通懂劲就不会与人动手实战,更无法达到拳论所讲的阶级神明的较高层次的上乘功夫。

  为什么要懂劲法,会练、会用太极拳劲法,这个问题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一位拿过辽宁省太极拳比赛冠军的拳友对我说:殷老师,有位练太极拳的日本人问我太极拳论说的“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怎么练?“一羽不能加,萤虫不能落”怎么做?与人动手怎么用意不用力?不用丝毫之力?日本拳友让他按太极拳论讲的教,他对日本人讲自己只会练套路,不会动手,就连外国人都知道按太极拳论提出问题。所以我们练太极拳的人必须按照太极拳论说的去练,我对他说如果你所练的与太极拳论不符,不懂劲法,你就是得了全国比赛冠军,在明白太极拳人的眼里你也是不懂太极拳,更无法练到神聚的较高层次。我在2004年11期入选的“世界名人录”书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知易,不足以言太极拳”。是我首先向太极拳界提出的个人观点。因为我很多正确练法来源易经文化的启发和指导,很多理论依据源于易经理论、内经理论。我们练太极拳首相要符合易经理论和太极拳理论的要求,“太极拳论”讲的“四两拨千斤”、“不用丝毫之力”、“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无过不及、引进落空、仰之则弥高、掤履挤按”等等要求要会做,这些是对懂劲的懂法而言,会动手实战,这样练出的符合太极拳论有了好的基础,不用丝毫之力,借力打人,会落空……推手时会用这些劲法就不单调了,而且觉得简单了,就是一样的变化,与人推手如同阳春白雪的艺术享受。

  所以说,练习太极拳的前提就是先理解太极,多学习太极拳中的道理,多看着关于太极拳的书籍,这是很重要的。

  《易传?系辞》孔子说《易》所包含的道理真广真大,从远的来讲是遥远无止境,从近的来说宁静而端正,从天地间的事来说,则是无所不有。太极拳练得是远而不御的状态,太极拳讲的是天人合一,天地宇宙其大无外,其微无内状,天下没有一个太极拳师能把太极拳完完全全说清楚的,只是抓住方向大体相对而言,因为是其大无外,永无止境,永无顶峰的学问,为了学好太极拳,接好武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吴海清先生的传承,不辜负恩师的期望,80年代末我参加国内名师办的气功班学习气功,90年代初我在易学大师刘天易的启发带领下开始系统的学习易经文化,及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文化,要知道太极拳的很多东西是在拳外的,有恩师的实践指导,易经理论与太极拳理论的理论知道,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视野宽了,回答拳友提出的拳理和动手实践的各种提问,都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理也。《周易全书?卷九》学好太极拳首先明太极之理,一定要有高层次的理论支持,历代修炼名人无不以深研《周易》而有所收获《易干支易象学贺云飞》伟大领袖*读过易经,*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不明太极拳理的太极拳师是一拳一脚的武夫,愚人练拳,智人练权,武夫练拳,将相练权,拳者权也。所以我建议有条件的好学点易经,用易经理论与太极拳理论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用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不断训练,都会在原有基础之上有很大的意想不到的提高。太极拳推手是要练的,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按易经理论、内经理论结合太极拳理论把太极拳势的内里走向真正练对,再按上述理论学会“懂劲”。《太极拳论》云:“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才是使自己太极拳向前发展进步的唯一。“太极拳论”又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可见不懂劲法就无法打到较高层次的神明阶段,功夫如能打到神明阶段太极拳推手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但还要牢记太极拳艺是无止境的,一生一世都在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