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不同人脚后跟疼原因
脚后跟是人们身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而脚后跟也是常常会出现问题的一个地方,而疼痛是经常会发生的,那么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原因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儿童、中老年人等等不同人群的脚后跟疼的原因。
目录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 跖 筋膜 炎 ,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
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跖筋膜炎
足跟痛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
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可于足根内侧局部压痛点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注射后多数病人在二周内可以治愈。
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
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跟骨后滑囊炎
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考的松。
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
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脚后跟疼很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
脚后跟疼考虑两类可能:若是是隐隐的疼,并且是累了之后痛苦悲伤加沉,可能是肾虚,考虑吃些补肾强筋骨的药;若是尖疼,痛苦悲伤比力猛烈,则无可能是删生,医院能够做个小手术,也能够吃删生的外成药,痛苦悲伤难忍的话能够加服行疼药。大脚趾发麻可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若是不安心,能够去相关科室做个检查。
鞋子摩擦
如果您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四肢很有可能会出现浮肿现象,当脚浮肿出现的话,患者在行走很长时间就会导致摩擦,进而使脚疼痛难忍。
长期站立
如果您是售货员、餐饮员等工作要求站立的,那么也会产生脚后跟疼,这是正常的身体本能反应,这就需要经常坐坐,缓解疼痛。
糖尿病人脚后跟疼痛怎么办
糖尿病人脚后跟疼痛诱发糖尿病足的风险是非常大的,糖尿病足的主要病症就是脚疼、脚麻,所以这就建议您到医院检查,及时的做好预防,一旦发现自己患上糖尿病足,就要及时的治疗,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后导致病情严重,造成截肢的现象,不要认为不可能,因为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50%的人都是因为护理不好导致截肢的。
治疗糖尿病人脚后跟疼痛就要做好下面要求。
1、改变习惯,每日踩鹅卵石5分钟,促使纤维组织软化,正在海绵鞋垫的脚跟处挖一洞,使行走时疼把柄小受压,也无害于痛苦悲伤缓解。医乱期间,还当恰当歇息,少走,少弹跳,宜穿宽松柔嫩、简便舒服的鞋。症状较沉或经上述医乱未能见效者,当及时到病院诊乱。
2、每日用温水洗脚,连结血液轮回,减轻局部炎症。防寒保暖。冬季要出格留意脚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鞋的大小要合适,量地柔嫩、宽松,能让所无脚趾平放和略为勾当。鞋底要无必然的厚度,外软里软,特别鞋跟里面要无弹性,鞋内好垫无薄的鞋垫,那样能将本身的体沉平均分派,鞋底过薄过软还容难毁伤脚部。
3、高钙饮食,如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海藻、芝麻酱等,含钙丰硕的动物骨头汤,含维生素C丰硕的食物如新颖的蔬菜和生果,多喝牛奶、豆乳。100克豆腐渣外含钙100毫克,几乎取牛奶的含钙量相等,是价廉、难得的补钙佳品。
导致足跟痛的因素
1、长期站立工作,或因扁平足,跖筋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筋膜的起点即跟骨结节前下方处,因受到反复的牵拉刺激会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形成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
5.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
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6.乌梅、醋法治足跟痛
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
7.川芎法治足跟痛
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l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8.鲜苍耳叶治足跟痛
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9.夏枯草治足跟痛法
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10、仙人掌治足跟痛
取仙人掌适量,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11.鲜川楝叶治疗足跟痛
取鲜川楝叶30-60克,加红糖适量,捣烂成膏状,外敷患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用药2-3次疼痛消失。
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鞋子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如何保护脚后跟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改变习惯
每日踩鹅卵石5分钟,促使纤维组织软化,在海绵鞋垫的足跟处挖一洞,使行走时疼痛处小受压,也有利于疼痛缓解。治疗期间,还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少弹跳,宜穿宽松柔软、轻便舒适的鞋。症状较重或经上述治疗未能奏效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请爱惜自己的身体,预防跟痛症的发生
1、每日用温水洗脚,保持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
2、防寒保暖。冬季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
3、鞋的大小要合适,质地柔软、宽松,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和略为活动。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外硬里软,尤其鞋跟里面要有弹性,鞋内好垫有薄的鞋垫,这样能将自身的体重平均分配,鞋底过薄过软还容易损伤足部。
4、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5、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骨的韧性增加,骨质增长。行动不方便者,每天可做足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减缓韧带蜕变松弛的进展。
6、高钙饮食,如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海藻、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动物骨头汤,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牛奶、豆浆。100克豆腐渣中含钙100毫克,几乎与牛奶的含钙量相等,是价廉、易得的补钙佳品。
7、体重不要超重,以减轻足部的压力。
请爱惜自己的身体,及时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看似小问题,但是一旦发作起来,疼痛还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如何面对跟痛症呢?一般情况下,医生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疼痛继续恶化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2、外伤或劳损,如穿鞋摩擦或长时间走路,就会刺激滑囊,导致滑囊发炎,出现疼痛。
3、走路时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硌伤,或由于长时间站立行走的压迫刺激,使脂肪垫发生炎症,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增生等改变,从而出现足跟痛。
4、跟骨骨骺炎,该病多见于6~14岁的少年儿童,由于过多跑跳或运动不当所致,另外跟骨高压与跟骨周围筋膜炎等,均可以导致跟部疼痛。
5、跖筋膜炎足跟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 。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丽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导致足跟痛的因素有哪些?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您有所了解。希望对您的健康有帮助。了解了足跟痛的病因,大家要针对其病因做好预防,避免疾病的侵袭。不幸患病者要及时接受治疗,避免错过治疗的佳时期。
足跟痛的自我按摩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将健侧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用力,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肌肉0.5~1分钟。
3.按揉承山穴
将拇指指腹按在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4.捏揉跟骨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患侧手固定患肢踝部,健侧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用力捏揉跟骨0.5~1分钟。
5.合按昆仑穴、太溪穴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拇指指端和中指指端分别按在太溪穴和昆仑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6.摇踝关节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患侧手固定患肢踝部,健侧手握住患足前掌,适当用力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摇动踝部0.5~1分钟。
7.捶击痛点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软橡皮锤或手半握拳由轻渐重、由重渐轻地敲击患侧足跟痛点5~1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结语:脚后跟疼是所有人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不管是男士还是女性,孩童还是老年人。而不同的人群的原因也是不同的。而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这些人群的脚后跟疼的原因以及一些相关的治疗的方法,有这个问题的朋友一定要收藏本文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