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危害,患者的免疫能力也在下降,更容易引发其他的疾病,为了患者早日康复,今天与大家讲一讲风湿性心脏病的相关知识,比如怎么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中医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等等。

  怎么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防治风湿热是预防风湿性心瓣膜病的重中之重,患者已经患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也要防止风湿活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无症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

  另一方面亦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心的储备能力。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也是并发症的治疗。

  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是并发症的治疗。

  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是并发症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而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手术;

  有的患者症状适合做手术,患者能够能够适应,就可以进行手术了,可以选着二尖瓣分离术或人工瓣膜替换术。

  中医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体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

  1、内关、足三里;

  2、心俞、三阴交。

  配穴:胸闷心悸加神门、通里、膻中、心脏点,下肢浮肿加阴陵泉,呼吸困难加肺俞、列缺,肝脏肿大加肝俞、太冲,水肿加水分、肾俞、复溜、腹胀加天枢、气海,咳血加肺俞、孔,纳差加脾俞、膏肓。

  心脏点位置:少海穴下5寸。

  (二)治法主穴每次选一组,两组可交替轮用。

  配穴则据症选取1~2穴。

  内关穴,双侧同时进针,针尖略向肩部方向,并作提插探寻,使感应向上放射,同时捻针,以中等刺激量,捻转幅度120°~180°,频率80~100次/分,捻转2分钟后留针。

  心俞穴,选准穴位后,在旁开3~5分处进针,针体呈45°角刺入,并缓慢进针1.5~2寸,针尖遇有抵触感(触及横突根部).

  将针提起1~2分,略作提插捻转,当产生由背向胸前传导的麻胀感、闷压感及揪心感时,作轻刺激量手法,手法操作同上。

  余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手法为捻转结合小提插。留针15分钟,留针期间可施行括针术,即以拇指甲轻括针柄数下。

  开始可每日或隔日1次,待一疗程后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2次。

  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疗效评价疗效标准:采用评分制。

  胸闷、气急或心悸好转一级各为1分,失眠、胁胀、胸痛、浮肿消失各为1分,肝肿大它们小大于1厘者为1分,心功能好转一级为1分。

  显效:上述分数总合>4分者;有效:上述分数总合在1~3分之间者;无效:上述分数总合不到1分或死亡者。

  1、神门、心、交感、肾、肺、肾上腺(均为耳穴);

  2、阴陵泉、阳陵泉、曲池、外关、丰隆、神门、中脘、足三里、肺俞、三阴交、太冲。

  (二)治法主穴行穴位注射。

  在本病发作期,选第1组穴,以5%葡萄糖液2毫升加丹参注射液2毫升行交替注射;

  配合备用第1组穴(耳穴)行耳针治疗,每次选3~4穴;在症状改善后,则改用第2组主穴行穴位注射,每次取2穴,药物同上;

  同时以配穴之二组穴行体针及有针治疗,每次选2~3个体穴和3~4个耳穴。选时宜辨证,如抗风湿用阳陵泉、阴陵泉、曲池;

  强心安眠用神门、三阴交等。

  另,如有风湿活动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2毫升,心衰用辅酶A100单位行穴位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三)疗效评价共治423例,显效54例,有效292例,无效77例,经10余年随访观察,总有效率为82.7%。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猫喘

  医生在检查心脏时,常常使用一种手法,即将展平的手掌轻 轻地放在心前几个部位摸来摸去。

  医生触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震颤。

  震颤即手接触到一种颤动感,犹如猫呼吸时触摸猫背时的感觉,因而震颤曾有“猫喘”之称。

  心脏的震颤是由于血流急速流过狭窄的瓣膜,震动波及周围组织所引起来的。

  血流越快,瓣膜越狭窄,两方压差越大,心脏震颤就越强。

  震颤出现的位置,对于判断病变瓣膜位置及病变性质均有帮助。

  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多在锁骨上窝发现震颤;

  主动脉瓣狭窄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区)也可触起的震颤,以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肺动脉瓣区)明显;

  在胸骨左缘下部所触及 的震颤,常常系室间隔缺损所致;心尖部(二尖瓣区)的震颤,每见于二尖瓣狭窄。

  在以上各个部位发现的震颤,除二尖瓣狭窄为舒张期震颤外 ,余大多为收缩期震颤。

  总结:上述的治疗方法,不知道患者喜不喜欢,但是中医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相关操作,还是去医院,让医生为您治疗,有很多患者对学位不是很了解,下针会有危险,医生会给您有效的安全的治疗。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