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有哪些症状

  皮炎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各种皮炎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大家知道药物性皮炎吗,知道干性脂溢性皮炎是什么吗,油脂性皮炎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药物性皮炎又可以被称之为药疹,就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或者是注射的方式进入我们的人体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常见的有碘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类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等。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复杂,大致可以分为:药物过量,不耐受,特发性,副作用,继发作用和过敏反应等。药疹是过敏反应的常见类型。

  临床表现

  通常来说,药物性皮炎大多会在治疗开始后的七到十天会出现至敏现象。

  但如果以前曾接受过同样药物或同类结构的药物治疗,则可于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出现。常见的药疹皮肤表现主要有以下的类型。

  1.发疹性药疹

  是药疹中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药疹的95%。临床表现为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形态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半数以上病例在停药后2周完全消退。

  如未及时停药,可能发展成剥脱性皮炎,则预后不良。

  2.荨麻疹样药疹

  为常见的药物性皮炎之一就是变态反应,皮疹的特点是出现不等大的风团,常表现为红色,长时间会出现瘙痒,以及刺痛感。

  荨麻疹可作为惟一的症状出现,也可以血清病样综合征、过敏性休克的一个症状。一般致敏病人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皮肤才开始发生风团性皮疹并有瘙痒,但少数病人在注射青霉素、血清蛋白等药物后数分钟内即出现头晕、心烦、全身泛发大片红色风团、瘙痒与血压降低。

  3.剥脱性皮炎

  常常由于对一般的药疹病人未及时停止致敏药物和适当处理,致使病情发展,皮疹融合而成为剥脱性皮炎,或病情一开始就是突然发病。

  皮损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鳞屑脱落,渗液有臭味。黏膜可有充血、水肿、糜烂等。此类皮损如系初次发病,潜伏期一般在20天以上。

  可一开始就泛发全身,或在上述麻疹或猩红热样皮损的基础上发生。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是药疹中的严重类型,常伴有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呕吐、恶心,有的可伴有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肝大、黄疸等全身症状。

  4.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

  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初起于面、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

  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黏膜也有大片坏死脱落。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竭,肺炎或出血。有的患者初期表现为多形红斑或固定型药疹,很快再发展为大片红斑、大疱、表皮剥脱。5.固定型红斑

  6.多形性红斑

  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称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可引起黏膜水疱的糜烂、疼痛。病程一般为2~4周。

  7.药物超敏综合征

  是药物引起的特异质反应,特点是发热、皮疹及内脏器官损害(特别是肝)的三联症状。可发生于药物初次应用后7~28天或更长时间发生。

  如以后再次用该药物,可在一天内发病。初发症状是发热,高峰可达40℃,。其次为口周及面部水肿、颈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喉炎。

  皮损开始于面、躯干上部及上肢。为红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逐步变为暗红色。融合并进行性发展为红皮病。

  内脏损害在皮疹发生后1~2周内发生,也可长达一个月。肝炎是主要的症状,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通常无黄疸,发生黄疸者常预后不良。暴发性肝坏死和肝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另外还可能有肾脏、肺、心、中枢神经的损害。

  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为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发生在初的2周内。通常在第2~3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8.湿疹样型

  常由外用药引起,局部接触敏感,发生湿疹样皮炎后,在内服或注射同一类药物,可发生全身湿疹样皮损。病程常在一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