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手术的注意点介绍
很多疾病出现的时候,我们都需要进行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那么大家知道甲状腺手术是怎么样的吗,甲状腺手术后吃什么好呢,甲状腺手术后遗症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多发性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或巨大囊肿。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囊肿等有效手段。凡符合适应症者,应积极早日手术。但术后也有复发者,复发率在4-6%,多为40岁以下患者。
准备事项身体机能的控制
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必须在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15%以下),脉率在90次/分以下后,停服抗甲状腺药物,改服复方碘剂两周左右,使甲状腺明显缩小、变硬,便于手术操作和减少术中出血。
具体方法为口服复方碘液(lugol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5滴,次日每次6滴,以后逐日递增1滴,直至增到每次15滴,维持3~5日后手术。近年来,有人提倡用心得安与复方碘液作术前准备,心得安服用剂量视病情轻重而不同,为每6小时1次,每次10~40mg。这样术前用药可缩短准备时间。
镇静药物的使用
有失眠或睡眠不安时可用鲁米那零点一克或安定五毫克,每晚一次口服。
必要的术前检查
如心血管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基础代谢测定,喉镜检查声带功能,x线检查气管位置及血钙、磷测定等。
具体操作麻醉
气管内插管麻醉,以保证术中呼吸道通畅。
体位
仰卧位,垫高肩部,使头后仰,以充分显露颈部;头部两侧用小沙袋固定,以防术中头部左右移动污染切口。
切口
在胸骨上切迹以上两横指处,沿皮纹作弧形切口在胸锁乳突肌边缘的两端,如腺体较大,切口可相应的弯曲向上延伸。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颈阔肌和组织钳,皮瓣下,在颈阔肌组织松散的回刀分离甲状腺软骨缘,下达胸骨柄胸骨切迹。
此间隙血管较少,过深或过浅分离时常易出血。用无菌巾保护好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用4号丝线缝扎两侧颈前静脉。
步骤
切断甲状腺前肌群,显露甲状腺
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剪开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群分开,然后在颈中线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再用血管钳分开肌群,深达甲状腺包膜。以示指和刀柄伸至颈前肌群下方,在甲状腺与假包膜之间轻轻分离甲状腺腺体,并将肌肉顶起,在血管钳间横行切断,以扩大甲状腺的显露。注意肌肉横断部位不应与皮肤切口在同一水平上,避免愈合后形成疤痕粘连。
处理甲状腺上极
通常先自右叶开始施行手术,为便于处理上极,首先在上极的内侧分离、切断结扎甲状腺悬韧带,此韧带内有血管,分离要仔细,结扎要牢靠。再沿着甲状腺侧叶的外缘用手指向上极剥离,以充分显露右叶上极。
将甲状腺右叶向下内牵引(或在甲状腺右上极处贯穿缝扎一针,便向下内牵引甲状腺上极),再用小拉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上断端向上拉开,露出上极。
术者以左手拇、示、中指捏住上极末端,右手持直角钳由内侧沿甲状腺上动、静脉深部绕至外侧,顶住左示指,向外穿出,引过一根7号丝线,在离开上极约0.5~1.0cm处结扎上极血管。
在结扎线与上极间再夹2把血管钳,在血管钳间剪断血管,血管残端再缝扎一道。注意此处血管结扎、缝扎要牢靠,否则血管一旦缩回,出血较多,处理困难。处理上极血管时应尽量靠近腺体,以防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
继续钝性分离甲状腺上级的后面,遇有血管分支时,可予结扎、切断。将甲状腺轻轻牵向内侧,在腺体外缘的中部可找到甲状腺中静脉,分离后,结扎、剪断。
处理甲状腺下极
将甲状腺向内上方牵引,沿甲状腺外缘向下极分离,用小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下断端向下拉开,露出下极,在下极,甲状腺下静脉位置较浅,一般每侧有3~4支,并较偏内下方,寻见后予以结扎、切断。
在少数情况下,此处有甲状腺下动脉,如有,应一并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一般不需显露或结扎,以免损伤返神经并使甲状腺缺血,发生功能障碍。如需结扎,应采用囊内结扎法,不结扎主干,只结扎在远离喉返神经,进入真包膜和腺体处的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一般不需常规显露喉返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