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春捂更害人 究竟捂到啥时候
春天万物复苏,而天气乍暖还寒,因此,中医讲究养生防病应当“春捂”,减衣当慎当缓。很多人在春季刚到来时不注重保养,因此总是会出现一些疾病问题。那么春捂应该如何进行呢?下面三九小编就来为大家支招吧!
“春捂秋冻”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冬去春来,是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天气虽然已经暖起来,但是气候经常变化,往往是太阳出来后,风和日暖,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所以,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慢慢地减衣服。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春捂”穿衣应下厚上薄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两头,照顾好头颈和双脚。尤其是老人,若在乍暖还寒的气温下,过早摘掉帽子和围巾,易遭受风寒侵袭,导致伤风感冒加重颈椎病的症状。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
早春时节,有些人常早早地换上春装,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而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要比上不差,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这时寒气与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尤其是裸露的膝关节,不知不觉间会感到酸胀不适,关节僵直等,从而引发关节炎。
把握“春捂”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把握“春捂”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注意“春捂”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父母应得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春捂”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在增减衣物时,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春季老人如何“春捂”得当保健康
春季天气多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那么对于体质虚弱的老人来说,怎么做可保护老人春季健康呢?
春季大地回暖,很多老人开始脱掉厚重的棉衣,但是春季天气多变,容易导致多种疾病。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春捂”得当减少疾病的发生呢?
“春捂”应该捂哪里呢?重点就是腿和脚。由于屋子里有暖气,所以很多人习惯减衣服时先减掉几条裤子。然而,因为人体下半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老弱病残者,极易导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等。
近年来,医疗气象学家对“春捂”有了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
1.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预备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个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3.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捂的信号。
4.持续时间:1~2周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呵护下半身 女性“春捂”有讲究
立春后,天气多变,比较阴冷温度偏低,让一些爱美的时尚市民暂时打消了换上春装的念头,继续“捂”着厚厚的羽绒服上下班。虽然大家对“春捂秋冻”这个词都烂熟于心,但这个“捂”却是有讲究的。
“捂”不到位会遭风寒怎么“捂”?
5个部位尤其要注意:背心、肚子、双脚、膝盖和腰部。背心马甲、护膝等“装备”暂时还不能压箱底,女性则要注意下半身的保暖。
“春捂秋冻”,主要是指在立春过后气候虽然在逐渐转暖,但气温还是比较低,早晚温差较大。体质较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如果把衣服减得太快,很可能会因遭受风寒而引发感冒等疾病。春天到来后气温总体上开始回升,但天气也会忽冷忽热,出于保暖御寒的需要,人们仍然需要“捂一捂”。
人们在“春捂”时应该重点注意几个部位:背心、肚子、双脚、膝盖和腰部。背心与心肺相通,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背心一旦受凉就会导致肺寒,引起感冒咳嗽等症状。老年人和儿童在出门时可以穿件背心马甲,或者套件毛背心,以防背心受寒。
膝主筋,多“捂”膝盖可以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增强腿部运动能力。应该注意腰腹和膝盖的保暖,必要时可以套上护膝以加强保暖。
中医理论有“寒从脚起”一说,因早春时地面温度较低,双脚接触时容易受凉引起感冒。经常搓脚和按摩脚掌心,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脚都能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女性更要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切忌“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女性朋友必须懂得痛经是个长期伴随左右的问题,需要每次经期和日常生活中呵护身体,方能为以后的健康体魄打好基础。那么在深秋时节女性要做好以下防护工作:
1.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温
女性的腰部纤细迷人,但它不仅是风景,也是一处健康敏感区。秋冬季若经常穿低腰裤,腰部就容易受凉,下半身就容易着凉,直接导致女性宫寒。女性宫寒就会造成手脚冰凉、痛经等症状。
2.注意保持腹部温热
下半身着凉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造成性欲淡薄,缺乏欲望。宫寒造成的淤血,导致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此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女性就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
3.注意保持下半身血液循环畅通,私处干爽透气
下半身缺乏运动会导致盆腔淤血,导致痛经加重,同时对心脏和血管也没有好处,还会导致女性乳房下垂。另外,女性阴部常年湿润,如果能充分地通风透气也能减少患上妇科病的可能性。私处湿气太大,容易导致霉菌性阴道炎引发女性痛经。尽量少使用不透气的卫生护垫。
饮食清淡少吃油腻怎么吃?
在饮食上可以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但不要食用大补性食物和药材。同时加强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保持膳食的合理性和平衡。
专家认为,料峭春寒时,人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热量和防寒保暖。市中医名医馆教授、四川省名中医张勇说,冬春交替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随之生发,这个时候应侧重于养阳才能适应外界的气温变化。在饮食上,人们可以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但不要食用大补性食物和药材。同时加强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保持膳食的合理性和平衡。
对于胃寒的市民,可以用生姜和红糖熬粥喝。“生姜能发散风寒,发汗解表,红糖可以补血,两者混合熬粥有暖胃的效果。”张勇说,在春节大鱼大肉以后,市民就应该在饮食上偏向清淡,尽量少吃油荤较重的食物。白萝卜生津止渴,用来煮稀饭可以化痰清淤,老年人和儿童都可以食用。
老年市民还可以喝清凉薄荷茶,用薄荷、柴胡和菊花泡茶,能起到疏风清热的作用。枸杞和菊花冲泡饮用,能舒肝明目,对预防风寒感冒有一定效果。
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可以经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运动需慢睡觉规律怎么动?
春季户外运动切忌大汗淋漓,应多做一些快走、散步、打太极以及放风筝等慢节奏运动,另外还应睡好“子午觉”。
春天到来以后,市民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促进气血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人们可以多组织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儿童可以跑跑跳跳,中老年人则可以做一些适量轻微的运动,比如快走、散步、打太极以及放风筝等,这些慢节奏的运动能使气血舒畅,有益健康,但不宜大汗淋漓,否则会损伤阳气导致风寒。
“春捂”起居还要注意“子午觉”。人们常说的“春困”,就是起居时间不规律,夜间休息不好以至第二天工作学习时没有精神。子时就是夜间11点,这个时候又叫“人定”,人就应该上床休息了。在中午1点时,可以打个盹眯一会,有助于下午工作时精力充沛。
人们在“春捂”的同时还应该保持健康的情绪,多与亲人朋友交流沟通。
结语:立春过后春捂还是有必要的,因此大家不要盲目的减衣服。不过春捂也是要有讲究的,不能捂过头了。女性和老人在春捂的时候更要注意,不能因为春捂而伤害了健康!上述就是关于春捂的知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