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无字碑”千古之谜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何样,想必这一定是广大群众好奇的地方。《武媚娘传奇》这部剧可谓是让众人茶余饭后都开始对大唐的历史产生了积极讨论,那么武则天“无字碑”寓意何为?今天,请听小编从历史分析中解说!
武则天“无字碑”
千百年来,世人多数说无字碑是武则天立的,至于她为什么要立,则众说纷纭。
然而,这无字碑究竟是不是武则天立的呢?断言无字碑就是武则天自己立的,其“论据”及“论证”如下:
一曰“有工夫”
从公元683年高宗驾崩到705年武则天死,乾陵是在武则天亲自规划和指挥下修建的,耗时长达22年,武则天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立无字碑)这件事。
二曰“有性格”
武则天酷好心血来潮、为所欲为,她一生干了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事。不按常规出牌,便是这女人突出的性格。
所以,自立一块无字碑,又有什么可稀奇的呢?
三曰“有创意”
武则天不是信手拈来,凭空给自己造了个“瞾”字名吗?
历史都认账,甚至都喝彩了,再别出心裁地弄块无字碑让世人开开眼,岂不更是锦上添花了。
四曰“有对应”
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位置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是武则天活着的时候,两碑同时竖起。
本来还可以找出第五条,即“有遗诏”
怎奈这“遗诏”有点鬼扯,且不靠谱,“宣布除去自己的帝号,以‘则天大圣皇后’的名义下葬,表示自己仍然是大唐的皇后,而不是大周的开国皇帝。”(《话说中国》之《大唐气象》卷215页)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这“遗诏”靠谱,又能怎么样呢?
它是政变胜利者即武则天的死敌公布出来的,谁敢相信它是真的?
女皇陛下真以“武媚娘”为名吗?
真相:其实武则天真正的本名叫什么,现在还不可考证,但是根据确证的资料显示,她本名中有一个华山的“华”字。影视剧里,常常称武则天为“武媚娘”,这来自于唐太宗给她的赐号“武媚”。
此外,“武则天”之称,是根据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以及去帝号后的“则天大圣皇后”而来的,后人据此才有了“武则天”这个称呼,“四库全书”中只有如《山堂肆考》、《蜀中广记》等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有此叫法。而另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是武曌,是武则天临朝称制后自己取的。曌字是女皇陛下自己造的,其他还有埊等,一共12个。
皇上会夜夜召郑婉言侍寝,这样的情节属实吗?
真相:皇上后宫佳丽三千人所言非虚,为了雨露均沾,唐朝后宫是有侍寝顺序的。一般是按照月圆月缺来定,每月的前十五日为渐满,后十五日为渐缺,所以从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轮到高的,十六到月底前则反由地位高的轮到低的。皇后及三夫人有优先权,九嫔以下则“九九而御”,即每九个人共同承恩一夜。所以在侍寝方面皇上是没有那么多*的,多半不会夜夜召郑婉言侍寝,更没有时间和武才人“私会”。
此外,唐朝非常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剧中武才人与李世民第一次邂逅在承庆殿共舞已是夜晚,但在唐朝有严格的宵禁制度,入夜后是不能随便外出的,所以武才人已经触犯了宫规。
“武才人”为何不如“郑婕妤”?唐朝后宫品秩怎么区分?
真相:婕妤正三品,才人只有正五品,自然会被鄙视喽。
唐朝的后妃等级制度在《周官》中记载为详尽,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皇后以外另设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武媚娘在李世民期间一直都只是个小才人,皇后不在了,论分位韦贵妃是后妃中绝对的老大。
徐婕妤才是李世民的“菜”?
真相:武媚娘的确不受李世民宠爱。
唐太宗时期基本没有关于武媚娘的记载,只提到过武媚娘初入宫时以美貌着称。但可以肯定的是,武媚娘的确不受李世民的宠爱。是唐高宗将怀有身孕的她从感业寺带回宫中,封为昭仪,不久武媚娘生下李治的长子。李治对武氏非常宠爱,而且可以说与日俱增,直达到独宠境界。所以要说争宠,是王皇后与萧淑妃联手对付武氏。
剧中“徐婕妤徐慧”到底是否存在?《旧唐书》有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很宠爱一位徐贤妃,名叫徐惠。徐惠入宫为才人,后封为昭容,后成妃。该女子会写诗作赋,还曾写奏章给李世民提政治建议,她去世时李世民非常伤心。但此“徐惠”是不是对应剧中“徐慧”就不得而知了。史上徐惠和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都属于知书达理、温柔贤淑并有一定政治头脑的贤内助。
结语:事实上,《武媚娘传奇》中很多地方的确是编剧的“苦心”编排,在历史上,我们不能说武则天是多么残毒的女人,但就其为社会带来的贡献与发展来说,作为中国第一女皇帝,武则天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