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标准的致癌机制不是很清楚

乙型肝炎病毒标准的致癌机制不是很清楚,粗略分析

大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乙肝病毒DNA整合到宿主肝细胞DNA当中.宿主免疫系统可以清除被HB~一DNA复制的肝细胞.而含有整合HBV—DNA的肝细胞也会逃躲避免疫监测而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整合HBV一。DNA肝细胞由于病毒性损伤而加快细胞分裂,从而使含有整合HBV—DNA的肝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进行物质交换、复制,DNA上的碱基顺序有,可能由于HBV—DNA的整合而发生变化,导致发生突变,即被HBV—DNA整合的肝细胞发生突变.即所谓细胞转化,实际上是一种癌变而成为癌细胞。

(3)新转化的癌细胞如能逃避过免疫监视或者虽然没自逃过免疫监视,但因为免疫力不足而没有办法"战胜”癌细胞时,"得胜”的癌细胞就如脱疆的野马,不受限制地增殖而发展成肝癌。预防

乙型肝炎十分难治,虽有一些有效药物.能控制肝功能在正常范围,但对乙肝病毒办法实在不多。经治疗.大小三阳虽有一定转阴率,但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有些报刊上刊登对广告的称"保证”澳抗转阴,"不转阴退款”之类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好在近年来加强了广告管理,此类广告已大大减少,但由于乙肝难治从而在治疗上胡吹而骗人的现象并未完全停止。所以,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

1.接种乙肝疫苗:没有被乙肝病毒感染过的人、新生儿可接种乙肝疫苗,效果明显,可到当地医院或卫生防疫机构接种。

2·乙肝病人积极治疗,特别是肝功能不正常者,务必治疗,使肝功能正常,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3.不管是乙肝病人或带毒者,都应劳逸结合,不要超负荷工作和学习,不可使体力透支。

4.增加营养,适当健身。

5.禁止饮酒

6.尽量不到饭馆用餐,一定要去,最好采用分餐制。

据调查,1992~1995年我国大陆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人数约1.26亿,2004年,携带率已降至820A,,降低1.5%,绝对人数约减少2000万,表明10年左右已有许多携带者——不论是因为肝病还是其他原因而去世;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人自然转阴而回到健康人群中来。另一方面,从1992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了乙肝疫苗接种后,10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下降,特别是从2002年实行免费接种以后,3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只为2.4%,1岁以内婴儿更低,只为2.2%,证明了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若新生儿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该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的剂量就需要加大,并增加高价免疫球蛋白注射射量,以提高免疫效果。因此,新生儿母亲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话,要积极主动把这一情况告诉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