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出孝子”这句话对吗
张东:这句话有对的那一面,也有不对的那一面。在过去的文化当中确实有这句话“棍棒出孝子”。但是我们说的这个“棍棒”,怎么去看待这个“棍棒”。棍棒教育实际上来说在教育过程当中,对孩子身上发生的某些问题或者说某些行为也好,或者某些观念的一种否定。
那么棍棒实际上来说在否定,用什么方式来否定?是用武力或用暴力的方式进行否定的。这种武力或暴力的方式对孩子的否定,可能给孩子造成生理上一种伤害。这是我们不认可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对孩子的某些这种不足,或者说某些致命的一些习惯或不良的习惯给予否定的教育还是必要的,这是一方面。让孩子在接受否定的教育过程当中。来去自我的一种完善。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没有任何逆境,那肯定成长不了。另外一个,在否定教育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让孩子慢慢的去体会成人这种生活的不容易、这种生活的一种艰辛,当这种孩子在长大了以后,会慢慢的去理解父母对孩子这种教育、这种用心的良苦,反而他倒到容易孝敬父母,因为他知道父母教育他的时候不容易。但是如果没有棍棒教育,
全是温暖的教育,你给他什么样的帮助,“你踏实的去用吧,妈妈有的是”、“你去做吧,妈妈什么都依着你”。反而他倒不认为这个东西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当他不认为这种价值和意义的时候,他长大了以后他就不会去感恩。所以棍棒教育,我们把这种带个引号的教育,实际上来说是一种行为上的一种塑造的教育。人的这种出生,是一种绝对的*物体。他是一个无序的,他需要有一种后天的行为的塑造。塑造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要带来一些痛苦
或带一些不愉快的体验。但是任何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当时确实很难受、很不舒服,但是一旦过去以后,这些所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成为你快乐或幸福的源泉。但是有些好的一种感受,你比如说特别的舒服、特别的温馨、特别的愉快的这种心理的感受,这种教育从表面上、从现实的体验当中确实很好,但是从长远上来讲都是不好的东西,所以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很难养成。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为什么很容易形成?因为凡是好的行为习惯在形成的过程当中,都是在所谓的棍棒的教育当中去约束出来的,但是只有过后才能给你带来好处。凡是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从当时来讲都是一些比较舒服、比较*、没有约束的行为,当时给你带来好处了,但是这种一旦过去以后你就会发现,你在这种纵容、包容,过分的夸张这种环境长大了以后,你就形成了很多坏的行为习惯。这个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当时没有带来任何不好的影响,但是会在你生命当中将来的某一天,肯定要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棍棒出孝子”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要拒绝过分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