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按摩 居家也可足疗养生
如今重视养生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中医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中医按摩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尤其是多做足疗按摩。足疗按摩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在家也能够做的,不过它的好处却是非常大的。下面我们就相信的来了解下吧。
目录
足疗按摩的不仅能够使我们的心情得到放松,还能够通过按摩穴位起到预防疾病的功效,那我们在家能不能做足疗呢?今天小编就给告诉你如何在家进行足疗保健!
足疗按摩也可养生
足疗的应用范围很广,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等都包括在内。
1、日常保健
每天用水洗脚,通过刺激穴位既可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又可保持局部清洁。
回家即脱掉袜子穿拖鞋,以保持双脚干燥;睡觉前好做足部按摩,足底的穴位按摩完成后再以此进行脚背、脚腕及膝盖以下小腿部位的总穴按摩;平时勤剪指甲,用足部的专用磨砂膏磨去死皮、厚茧;适当做足部运动,如端坐于椅子,把脚板平放在地上,先将脚跟轻轻提起保持5分钟,然后提脚至只剩下脚尖部分与地面接触,把脚放下,将整套动作反复做10次。
2、药物疗法
我们洗脚的时候可以在水里面放入艾叶、花椒、肉桂、苦参等中药,这样不但能够刺激脚部的穴位还能够起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又能够治疗各类足癣。
用钩藤、冰片对温水每晚洗脚,能治高血压;用吴萸、川芎等药每晚药浴,可以治疗老寒腿;用吴萸、川芎等中药研末调成糊状,每晚贴敷两脚涌泉穴,可以治疗高血压。
3、另外给你个简单的做法
市面上现在有牛角刮痧板,买一块手感舒适点,比较大一点的(要能刮到一定的面积),这个少则几块钱可以搞定,贵的话可能要二、三十块钱(我自己是一个半个牛角切开磨成的,很舒服,就5块钱)。
打一盆热点的水,先把脚泡暖,擦干,然后用刮痧板从脚尖往脚跟的方向刮,用力以自己感觉舒服就行,刮得次数不限,好能把脚底都刮到,刮的时候感觉倒有点发胀的地方就多刮一会儿;脚趾头的肉球部分可以用食指关节或者刮痧板上稍突出的部分去顶;脚趾内侧也可以用刮痧板刮刮,这样刮完一遍,你就会感觉到人放松了。也可以先刮完再泡脚,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脚皮有点发硬,可在水里加点点盐。
二、推荐四种保健足浴配方
1、桂枝20克,川椒、红花 、艾叶 各10克。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每晚临睡前置温水约1000毫升,兑入药汁约100~200毫升,将双足浸入水中。水温下降后,可继续加热水,直至踝关节以上,双足暖和,皮肤发红为止。每晚1次,连浸1~2个月。可温经通络。
四、必学按摩手法三大式
脚底按摩是很好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也是很好的自我养生之道。在接受足健师或自己进行脚底按摩之前,底下有几个基本概念,是在操作之前有必要了解的,首先,先了解按摩手法中的三大式。
所谓的手法,是指利用手或身体其它部位,在被按摩者身上进行适当的按压;手法的运用需要有节奏,不可太重或太轻,按压时力求平稳,柔和,不客忽快忽慢,否则易引起肌肉受伤。
按摩手法依双脚构造,组织与反射区位置,简化的按摩方式与步骤,分别为预备式,操作式及统整式。预备式及统整式的每一步骤以2~3分钟进行,操作式则以10~15分钟进行。
足疗按摩治病保健必选择的反射区
第一个反射区就是腹腔神经丛;
第二个反射区是脾脏;
第三个反射区是肾脏;
第四个反射区是输尿管;
第五个反射区是膀胱。
这五个反射区是在按摩的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足部的关节多达数十个。
足部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室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宾客受风着凉。夏天按摩时不可用风扇吹宾客双足。
2.按摩前,保健按摩师与宾客要洗净手、足,剪短指(趾)甲,以防损伤皮肤及交叉感染。并备好按摩巾、按摩膏等所需用品。
3.按摩开始时,心须先探查心脏反射区,并按轻、中、重3种手法力度进行。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下,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
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衰,有病脚先疼。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与人体各部分器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到足部按摩对人体健康的独特疗效并传承至今。
专家解秘“足部按摩”先疼
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衰,有病脚先疼。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与人体各部分器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到足部按摩对人体健康的独特疗效并传承至今。
足部保健项目是人与人接触的项目,因此一个足道操作技师是项目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足部保健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新时尚,其中,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是各种各样的“洗脚城”、“足浴中心”等,还有形形色色的“泡脚房”。
不少市民喜欢上了足部按摩,特别在寒冷的冬季,午间休息、晚饭后、双休日,约上同事、朋友,或叫上亲戚、家人,在足浴店消磨上个把小时,既休闲又健身。那么,查足真能诊断疾病吗?足部按摩能治病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又是否人人皆宜?湖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张泓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足部按摩”。
脚底66个穴位联络五脏六腑
《扁鹊》曾记载:“两脚之气血雍滞不行,则周身之气血亦不宜通”。说明人体足部的气血畅通与否,关系到整个机体的健康。按中医的理论来讲,腿足健康与否,与脾、肾、肝三脏密切相关。
中 医的经络学说中,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阴维脉、阳跷脉起止于脚上,并与脚上的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相贯通,这些穴位又 是这6条经络的根本。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能使人体保持着有规律而协调统一的整体生命活力。
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下取,百病治足,内病外治,头病医脚”之说。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投影”,常进行足部按摩能刺激足部穴位,以激发经络的调控作用,足部的经络得以疏通,气血运行得以流畅,从而可促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
生物全息医学(胚胎学)认为,任取人体某一局部,它都完整地排列着全身相关组织的反应点,包含着全身的信息,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足部也如此,故对足部对应区的刺激,可以发挥全息的功能,使相关器官得到调整,既可起到保健作用,又可达到治疗效果。
古今中外实践证明,足部按摩法能治病、防病、保健身体,且治疗疾病范围很广,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疾病,有显效的疾病或症状达到百多种,如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关节炎、腰痛、中风偏瘫等。
如何应对足疗按摩时疼痛口渴
足部按摩时疼痛,这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并不能就此说是健康出了问题,之所以疼痛,是因为足部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而其皮肤和肌肉的丰满程度,又相对不如身体的其他部位,故对外来的刺激更加的敏感。
由于人体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当刺激,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效果,这就是现在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一般打针吃药称为第一医学,物理治疗或超音波、远红外线照射等为第二医学)。脚底按摩也是第三医学的一种,目前愈来愈受到医界的重视。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头病医脚百病治足
人之有足,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足部是人体经络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除针灸外,还有许多简单易行的足疗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足疗法。
感冒,可用冷热互浴法。具体作法是:准备两个较大的洗脸盆,其中一个盆内倒入42℃~43℃温水,另一个盆内倒入15℃~16℃冷水,水量以能淹没脚踝为度。先将双脚浸入温水盆内1分钟,然后再浸入冷水盆内1分钟。如此交替进行,反复3次,从温水浴开始,以冷水浴结束。需要注意的是,盆内水温在浴足时不断变凉,会影响效果,所以每浴1次,要加入适量的热水,使水温一直保持在42℃~43℃。第3次冷水浴后,要用干毛巾把脚擦干,穿上袜子,以免受凉。
治感冒还可用足底穴位外敷法。取白芥子9g、鸡蛋1个,将白芥子研末,用蛋清调匀,外敷足心,以纱布或伤湿止痛膏包贴。此法对感冒发热者有效。咳嗽:取大蒜适量,捣为泥,置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脚后贴双足涌泉穴,次日晨起揭去,连贴3~5次低血压:吴茱萸适量捣泥,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敷足底涌泉穴,次日晨起揭去,连续贴3~5次。腓肠肌痉挛:即当腓肠肌痉挛时,将大拇趾向足背内侧扳,很快便可止痛。失眠:朱砂3~5g,将朱砂研成粉末状,用干净纱布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黏附于纱布上外敷涌泉穴,以胶布固定。使用前先用热水把脚洗净,睡前贴敷。朱砂有清心、定惊、安神的功能。
此法常用于由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者。遗尿:连须葱白30g,硫磺30g,共捣如泥,敷脐部、足心,以纱布固定,次日更换。本法仅限于儿童遗尿者。
足部按摩起源于中国。摸脚诊病,按脚治病之法,不但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也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据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两千多年前,有位医术高明的医家,名叫俞跗,俞与“愈”通用,跗即指足背,意思就是摸脚治病的医生。俞跗摸脚诊病治病的水平非常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在为太子治疗厥症时,接待他的中庶子曾以十分崇敬的心情提到古代名医俞跗,说他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而能按脚除病,效如桴鼓。可见足部按摩在战国时期就颇为流行,并有相当显著的疗效。俞跗可谓是足部按摩的鼻祖了。《黄帝内经》中载有涌泉穴,认为它是与人体保健密切相关的重要穴位。《素女真经》有“观趾法”的记载,隋代高僧智凯在,《摩诃止观》中记有“意守足”的修生法,认为常止心于足,能治一切病;《华伦秘籍》就有“足心道’这门专门研究足部按摩的学问,此术在唐代传到日本,随着汉医学发展不断流传发展,至今不衰。本世纪初,足部按摩通过欧美在中国的教会及所属医疗机构传向西方,并在那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足部按摩的专著纷纷面世。1938年,美国印古哈姆女士的《足的故事》出版,为后来的足反射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瑞士玛鲁卡多女士出版了专著《足反射疗法》,足部反射图被确定下来,该书印数超过1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