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是如何看待中医养生的
在*,中医一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偏房”。各综合性大医院里,中医科室多处于弱势地位。患者大都会选择"快速、便捷、分类精细”的西医治疗病情。但近年来,西医界医疗纠纷不断,加之慢性病增多,*人对养生越来越重视,注重"以养为主,阴阳调合”的中医,开始成了"香饽饽”。
整形医院,也借中医"热力”
"在我们医院,西医有50多个科室,中医却只有一个科室”。彰化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有104年历史。该院国际医疗中心郭韵惠小姐告诉记者,为了方便患者,现在中医开出的药方,都是加工处理后的中成药,有水状剂,也有药粉。在*,统称"科学中药”。
在台中市从事法务工作的吴子坚,患偏头痛多年。一开始,他找西医诊治,却被告知"找不出原因”。后来,吴子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改看中医,吃了健保给付"不花钱”的药粉一段时间后,头竟然渐渐不疼了。
像吴子坚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市场让中医越来越"热”,"抗癌”是最近*中医界新兴的话题。以一家全自费的抗癌中医诊所为例,挂号费一次就要1000元(新台币,下同),复诊每次还需800元。即便要价如此昂贵,这家诊所门前,病人还是排起了长龙。
"不像大陆,*没有专门的中医院,只有中医诊所。但像这样的疗效诉求,是会被卫生部门盯上的”,在郭韵惠眼中,坊间的这种"抗癌”小诊所,扮演的角色类似几年前遍布大陆的"性病医院”。
中医如此"热力四射”,让各大医院纷纷在西医科外加开中医科,连一些整形医院,也开始联手中医科室开起了美容连锁店。
民众偏爱自费项目,中医师收入增加
早些年,*健保对中医采取的是"不给付”政策,即便到后来,中医健保费率也占不到总额的十分之一。
"像我,从小到大没有看过中医。”童俊荣说。他来自台中童综合医院,这是童氏家族企业,创办近半个世纪。目前,童俊荣是医院国际医疗服务中心业务组的经理。
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像童俊荣这样留过洋的,固然信服西医,但中医在岛内也有一群坚实拥护者。
去年,*中医健保点值虽然从4.5%降到3.9%,但是由于总额由4500亿元增至4900亿元,中医师收入仍然上涨。据介绍,在一般健保给付下,西医平均一个月收入在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中医收入也差不多这个水平。
但是,有很多民众不相信健保给付的"科学中药”,偏爱煮中草药,这让不少中医诊所根本不参加健保,走的全是自费项目。这些自费项目,成了中医师另一笔重要收入。再加上不少中医师上了电视节目,成为"名嘴”,有力地宣导了中医的疗效,也不断地扩大偏好中医的人群。
风水轮流转,西医师忙改行
近年来,*媒体形容,"岛内医疗环境愈加险峻”,西医界有很多医疗纠纷缠身。反观中医界,因为医疗纠纷相对较少,多数没有急诊、值班的困扰,医师的生活品质相对较高。高收入加低风险,这让*中医师的职业成为了"香饽饽”。
在医科大学,中医师科系异军突起,继皮肤、眼科之后,成为了热门科系之一。
童俊荣说,过去,因为考入中医师科系的分数线较低,很多考生会先考入中医,读到第七年后,再多修一年,取得中西医师资格。但毕业后,这些学生大多会去当西医。
现在,情况反过来。毕业于"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的林鸿基,在取得妇产科、家庭医学科医师执照后,当了28年的西医妇产科医师,然而,这几年,他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医的学习上,先是考取了针灸师资格,又回学校修习中医学分,终于在两年前考上了中医师执照。之后,他毅然放弃了西医生涯,在板桥开起了中医诊所。
林鸿基告诉记者,在西医界行医多年,对于西医的极限与逻辑有很多无奈,现在采用中医为民众治病,却发现另一片天。
与林鸿基一样,邓正梁原本学的是西医的外科和泌尿科,取得外科医师执照后,他又回头去"中国医药大学”学了中医,虽然刚刚改行当中医师的初期,他每个月的薪水只有6万元,但是后来自己开了诊所,收入就达10多万元,比他当西医住院医师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