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医学心理学和医学教育学

  心理疾病一直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顽疾,医学界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在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医学心理学以及心理教育学两个方向,那么对于这两方面的研究历程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大家来看下文的介绍。

  一、医学心理学

  1949年至1965年是*成立后我国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医学界普遍学习了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试图用条件反射阐述病人的行为。直至195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系与北京医学院协作,对神经衰弱病人开展了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快速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后又推广应用于某些心身疾病(高血压病、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受到医学界重视。六十年代初期,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粟宗华教授等人倡导对精神病人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式的精神治疗”,鼓励并引导病人接触社会现实,参加生产劳动,结合行为反复训练,从而减少精神病人的病态行为,取得很好成绩。

  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都遭到严重摧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被解散,全国各地的医学心理学研究*停顿以至倒退。

  1976年后,我国医学心理学复苏,1978年12月在保定召开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和1979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标志着我国医学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9年11月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同年卫生部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1980年又通知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和中级卫生学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1987年5月卫生部召开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会议上,将医学心理学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心理治疗: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心理治疗工作,一般性或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较为普遍。南京鲁龙光继承祖国医学中"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原则,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基础,提出了“疏导心理疗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北京钟友彬吸收精神分析的合理部分,承认幼年期创伤体验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患的根源,从分析症状的幼稚性入手,要求病人以成年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解释使病人达到领悟,被称为“中国式心理分析法”。

  临床心理评估:1978年后心理测验工作恢复,1979年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验组成立。北京、上海、湖南各自修订了Wechsler的三套智力测验,北京大学等单位修订了中国比纳-西蒙测验(Binet-SimonIntelligence Scale)。1983年我国制订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MinnesotaMultiphasic PersonalityInventory;MMPI)的全国“常模”(Norm)。我国学者修订了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制订了成人和幼年适用的两个全国年龄常模,还编制了我国记忆量表,引进了神经心理学测验如霍尔斯特德-里坦(HalsteadReitan)成套试验等。1980年后我国学者陆续引进了一批心理评定量表,开展了应用效度与信度研究,为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观测工具。

  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我国的心身医学研究在1980年后兴起,1983年上海、吉林两地发表了心身疾病的调查资料。上海报告中山、华山医院门诊1108例中,心身疾病为368例,占33.2%,显示上海心身疾病患病率已和西方国家相近,表明在综合医院中开展医学心理服务的紧迫性。在心身医学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杨德森、张明园等修订了“生活事件应激量表”,北京大学心理系张伯源等编制了“A型行为类型问卷”,各地陆续出现了研究A型行为和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关系的报告以及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等量表观察脑血管病、溃疡病、癌、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心身关系。陆续出版了一些心身医学专著,全国成立了心身医学学术组织。199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心身医学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心身医学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反馈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行为医学研究逐渐为人们重视,1990年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及生物反馈学会成立,1990年杨德森的《行为医学》专著出版,1992年6月《中国行为医学杂志》创刊。

  医学心理咨询和社区心理卫生:我国在1980年以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1983年广州赵耕源等开展了综合医院心理咨询。1987年初上海中山医院创建心理门诊,采取临床医师、心理测验员和心理护士结合组成“咨询组”的形式,以认知行为技术为中心,应用多层次干预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1980年后各地社区的心理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发展,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卫生、儿童多动症和老年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做了很多调查研究,为社区的心理卫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医学教育学

  1976年10月,粉碎“*”以后,为了促进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上海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校联合发起,于1980年4月和1981年5月分别在武汉和成都召开了医学教育学术讨论会,在这两次会议上,不仅就1976年以来医学教育研究,特别是中外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比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还就如何发展医学教育科学,建立医学教育研究学术团体进行了讨论。根据1981年成都会议期间20余所医学院校的联合创议,经过两年的准备,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于1983年10月在西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医学教育学术大会,并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选举我国医学教育家马旭教授任首届会长。尔后,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隶属于医学会的地方性医学教育学会。

  为适应医学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在这一时期,经卫生部批准,先后在上海医科大学(1978)、中国医科大学(1980)、北京医科大学(1981)、北京中医学院(1984)和中山医科大学(1984)建立了医学教育研究所(室)。为适应医学教育研究学术交流的需要,自1980年开始,除经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外医学教育》、《医学教育》、《中医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等五种全国性医学教育学术刊物外,还在省市和医学院一级创办了89种医学教育刊物,从而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85年5月,《**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在全国的126年医学院校中,已有77所医学院校成立了医学教育研究所(室),形成了由214名专职研究人员和699名兼职研究人员所组成的研究队伍。1985年开始,根据世界银针卫生-1贷款项目官员的建议,在原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所(室)的基础上,组建了四个*医学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中心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外,还陆续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派出近20名医学教育研修人员。

  自1989年以后,除医学教育学会每年举行学术大会以外,各不同教育领域也召开了一系列专题讨论会。在各专业领域教育科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经医学教育学会批准,先后成立了九个三级学会性质的专门学组,它们是:中等医学教育学组(1988)、成人医学教育学组(1988)、医学检验教育学组(1988)、医学研究生教育学组(1989)、医学法学教育学组(1989)、医学外语教育学组(1989)、专科医学教育学组(1990)、医学化学教育学组(1990)和继续医学教育学组(1990)。为加快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批准,1991年12月在广州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1992年12月,在武汉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医学教育科学分会。

  与此同时,随着医学教育科学的发展,医学教育领域内的国际交流也从单向派往国外考察或研修向双向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方面发展。

  总结:文章到此就先告一段,在文章里小编给大家普及了一些有关心理医学以及心理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相信通过文章的阅读现在大家对于这方面的知识都有不少的了解了。大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其它的小知识,以便了解更多的有关心理学知识,以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