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还能吃母乳吗

纯母乳喂养到宝宝六个月是对宝宝最好的营养,但是当宝宝遭遇母乳性黄疸。那么,母乳性黄疸还能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还能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还能吃母乳吗

孩子得了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而且尽量早开奶还可以预防早期的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分为两种。一种是早期的母乳黄疸,又称为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左右的时间。造成这种黄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早期母乳摄入不足,常见于母亲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或者一些母亲乳头有问题、乳汁分泌不足等情况。由于新生儿母乳摄入不足,导致肠蠕动减少,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排泄过少,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因此,预防早期的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需要尽量早开奶,妈妈勤喂宝宝。

胆红素是通过宝宝的大便和小便中排出的。因此我们鼓励妈妈在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月,每天大概要喂10—12次左右,要让宝宝多吃、多排泄,才能够减少体内的胆红素,减少新生儿黄疸。另外一种母乳性黄疸是晚期的母乳性黄疸,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母乳性黄疸,这种黄疸多发生于初生一周以后的新生儿。

造成这种黄疸的原因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肠道菌群和遗传因素有关,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是黄疸消退延迟,最晚可以延迟到宝宝出生后8-12周。晚期的母乳性黄疸的宝宝也是可以继续接受母乳喂养的。十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如果是母乳性黄疸的情况,可以暂停母乳三天。暂停母乳三天的主要目的是诊断宝宝到底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但后期发现暂停母乳三天的效果并不好。第一,由于母乳成分导致的母乳性黄疸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孩子已经吃了一段时间的母乳,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吃了20-30天的母乳,这时如果将喂母乳突然改成配方奶喂养,一些宝宝会较难适应。他可能在这三天内都不喜欢吃配方奶,如果宝宝吃的量很少,他排出的大便和小便都会减少,胆红素排出就更少,所以有时往往停母乳三天胆红素不但不会降下来,反而会升上去。还有一个原因,一些宝宝可能因患有一些疾病导致黄疸消褪的时间延迟。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