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保健知识有哪些

为保障母子健康需要有孕产妇保健知识。这些知识无论是准妈妈还是准爸爸都是要清楚的。那你知道有哪些产妇保健知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妇保健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孕产妇保健知识

1 、了解常见早孕反应

早孕反应是指在妊娠早期(停经六周左右),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这些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妊娠12周后随着体内HCG水平的下降,症状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2 、孕期查体至少五次

1.孕12周左右 及时识别早孕症状,及早开始保健,早孕期至少检查一次。

2.孕16—20周 询问饮食情况,有无阴道出血、水肿等异常,胎动出现时间。

3.孕20—24周 在孕20—24周至少检查一次,高危妊娠应增加检查的次数。复查血色素、尿蛋白、查血糖等。有合并症者做特殊检查,并及时处理如矫正贫血等,孕20周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铁补钙。

4.孕28—36周 孕28周后争取每2—4周检查一次,如属高危应当增加检查次数。

5.孕37—40周 识别高危,重点注意贫血、妊高征、胎位不正、骨盆狭小、头盆不称、早产及过期妊娠等,进行早期诊断及处理,预定分娩地点和分娩方式。

3、减少性生活

因为在早孕期胎盘和孕妇母体的子宫壁连接还不太紧密,如果性生活不当,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造成流产的可能性。因此,怀孕前3个月是容易发生流产的时期,尤其是有流产高风险的孕妇。此外,怀孕早期不当的性生活还可能引起阴道感染,这是有的医生建议你避免怀孕早期性生活的另外一个原因。

4 、谨慎用药

很多妈妈都知道怀孕期间是不能吃药的。因为一般的药品并不适合孕妇服用,其成分可能通过胎盘进入子宫,给胎儿带来不良的影响。当然如果准妈妈身体不 适,也并不需要强撑着,而是应该及时就医,在医嘱下服药。

5 、饮食注意

1.合理全面的营养 提供胚胎各器官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同时还应考虑"早孕反应"的特点,适合孕妇的口味。

2.适当摄入热能 脂肪用量不能过低,以防止脂溶性维生素不能被吸收。

3.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孕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母体组织的增大均需要蛋白质,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4.确保无机盐、维生素的供给 为了补充足够的钙质,应多进食牛奶及奶制品,不喜欢喝牛奶的人可以喝酸奶、吃奶酪或喝不含乳糖的奶粉等。呕吐严重者应多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发生酸中毒。

5.不要节食 怀孕期间节食对你和你发育中的宝宝都会有潜在的危害。许多减肥方法都可能会导致你缺铁、叶酸以及其他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请记住,体重的合理增加是健康怀孕的最好标志之一。

孕产妇保健基本常识

一、孕早期保健

孕早期是胚胎、胎儿分化发育最关键阶段,易受外界因素及孕妇本身疾病影响,从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发生。应尽早到医院确诊,筛查高危妊娠,让医生指导营养、饮食、运动,并保证足够睡眠。

1.在准备怀孕前三个月至停经后三个月内,做好产前筛查。停经后三个月内要到医院做孕期检查,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有不良生育史、遗传病家族史、严重内外科疾病史、年龄 ≥35岁者,应到医院咨询,应作产前诊断。

二、孕中期保健

孕中期是胎儿生长发育较快阶段,应加强胎儿B超监测,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双顶径、股骨、胎心及胎盘功能等)。应注意加强营养,适量补充铁、锌、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1.定期做产前检查,每4周一次。

2.衣着宽大舒适,乳房要用宽松的乳罩托起,不宜束胸、束腹或穿高跟鞋。

3.性生活应节制,动作宜轻。有流产、早产史及宫颈松弛症者禁忌性生活。

4.注意口腔卫生,每次用餐后刷牙。

5.适当户外活动,保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进行蹲式活动,防止冲击腹部,不宜体重和攀高。

6.孕妇和丈夫一起对宝宝进行胎教。

三、孕晚期保健

孕晚期是胎儿发育最快、体重明显增加阶段,营养的补充关键时期。监测胎儿、胎盘功能,做好准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1. 产前检查,孕28—36周每两周1次,36周后每周一次。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去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2.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8—9小时,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的血流量,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3.每天定时数胎动,每周测量体重。

4.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严重头痛、浮肿、视力模糊

严重而持续的下腹痛

阴道流血、流水

血压≥140/90mmHg

胎动减少、消失或异常频繁

四、分娩期保健

分娩期保健的总方针:保障母子平安、顺利分娩。在分娩期医生要治疗孕妇的潜在危险因素并要尽量解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精神负担,减轻产痛,使其正常进食,喝水,保障休息,能顺利渡过分娩期。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五、产褥期保健

产褥期是指分娩到产后天这一时期,产褥期保健的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

1、周围环境:室内环境要整洁、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流通。冬天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度左右,夏天室内温度保持在25-28度左右。

2、适当活动:提倡产后早期活动,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可翻身,24小时导尿管拔除后即可下床活动,活动应循序渐进。产褥期应避免负重、下蹲、提重物等动作。

3、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温熟水清洗外阴两次;勤换内衣裤及被褥;坚持早晚刷牙,进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饭前便后和喂奶前要洗手;顺产产妇体力恢复后就可洗头、洗澡;剖宫术后2-3天即可洗头,1-2周后伤口愈合即可洗澡。

4、合理营养:产妇胃肠道消化能力较弱,食欲尚未恢复,所以产后1-2天内以清淡、质软的饮食为主,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主食应多样化,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重视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的摄入,如禽、肉、鱼、蛋等;膳食要搭配得当,不要吃辛辣食物,适当控制甜食,以免影响消化及产后发胖。

5、乳房护理:保持乳头清洁,每天清水轻轻擦洗乳头和乳晕,切忌用肥皂或酒精擦洗;喂奶时采用舒适的体位,让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进孩子的嘴中;每次哺乳需两侧乳房交替喂哺。

6、性生活和产后检查:产褥期子宫内创面尚未愈合,容易引起感染,应禁止性生活。产后42天经医生检查无异常后可恢复性生活,但必须采取避孕措施。产后42天母婴应到分娩医院接受产后健康检查,确定产妇身体是否康复和婴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孕产妇中医保健知识

1. 孕前做好怀孕准备

中医能为孕妇调理身体状况,包括调整不正常的月经周期,用中医药调理月经周期的治疗和治疗月经异常,对孕前采用中药调理能减少早孕期的胃肠道不适的发生,增加孕期营养的摄入,提高孕妇的免疫机能,保证胎儿的营养供给。

2. 了解孕期常见症状

妊娠初期,不少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这时用中药调理治疗,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也有的孕妇再孕期出现阴道少量的出血,时下时止,淋漓不断,或伴有腰酸背痛,胎动下坠,即西医学的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可以用中药固定冲安胎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孕妇妊娠期感到胸腹胀满、踹急、烦躁不安是气血失和,以致胎气上逆表现,也可以用中药理气行滞,降逆化痰,减轻症状。 到了妊娠中晚期,孕妇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症。即孕妇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这是孕期多发病,多为脾虚,肾虚。气滞引起的水湿内停,泛溢肌肤。这时孕妇除了做好产前检查,加强营养,还应适当休息,可以用中药利水化湿,养血安胎。

咳嗽也是孕期常见的多发病,一般是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结核等疾病。常见西医不良反应多,孕妇顾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而得不到有效治疗,这个时候,用中医滋阴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疗效明显。

还有妊娠期间,如出现尿频、尿急、淋漓涩痛,中医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中医治疗以清润为主,佐以固肾安胎。

合理科学坐月子

产妇生产后身子较虚弱,在月子里补养身体很重要。中医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体质特征,合林膳食。坐月子有三个阶段,要注意“一排、二调、三补”,具体是将产后一个月按周划分,每周根据需要吃不同的食品。

第一周,主要是要把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以恶露排出体外,可喝生化汤,吃麻油炒猪肝等。生化汤是一付很好的中药方剂,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尽快排出恶露,帮助它恢复正常的位置和形状 。第二周,主要是增强体质和恢复脏腑的功能,恢复骨盆位置。可吃炒好腰子和杜仲粉,有助于缓解尾椎骨等骨疼。产后不易猛补,因为产妇刚生产完身体比较虚弱,吃多了吸收不了,只会加重身体负担。到了产后第三周,该排的已经排完。此时可以开始进补身体了。

坐月子的新妈妈们药适当吃蔬菜。冬季盛产的菠菜是不错的选择,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和锌。月子期间,每天如能保证吃上一大盘蔬菜沙拉,不但能促进食欲,更可以满足哺乳期母亲一天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产妇温和补身,身体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