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冬季保健更宜艾灸

艾灸疗法用于防病保健已有数千年历史.可广泛地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灸火温热,尤以对寒邪之病其效更佳,故在冬季有特殊的保健意义,值得介绍。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主气.若在北方其冷更甚,致病亦多。其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失去了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机能减退的各种各样寒症,如常见的风寒感冒、寒湿痹症:如寒伤脾胃,还可见脘腹疼痛,呕恶食少、肠鸣腹泻等。2000多年前的医学专著《素问·异法方宜论》曾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朋:)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亦从北方来”。这里的灸,即是温灸火热之法。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寒冷所致疾病的治疗,当以温热之灸法来治之。

施灸的原料多以艾绒为主,故称艾灸。艾灸是借助火的温热作用,给人体以温性刺激,通过经络和腧穴等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艾灸法有艾条温和艾灸和艾柱直接无瘢痕灸等,艾条温和灸(艾条市面有售)是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部位或患处距离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产生温热而无灼痛感.致皮肤红晕为度。艾柱直接无瘢痕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搓捏成圆锥形艾柱(大小如麦粒、苍耳子不等1,直接放在应灸穴位或患处点燃施灸。施灸时在选定穴位上涂以少许凡士林以增加其粘附力。当艾柱点燃至2/5而患者感到灼痛时,即易柱再灸。每燃1柱为1壮,1次可数壮至数十壮乃至数百壮不等。治疗时一般每日1次,用于保健一般每周1次或每月1次,或按季节灸治等。最好能在针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实践证明,久居寒冷之地的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集体的抗病御寒能力以抵御寒邪的侵袭。《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生长,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艾灸对机体不仅是一种温热刺激,而且还可以通过经络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如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和防病能力。艾灸对于冬季因寒而诱发的许多疾病如感冒、冻疮、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胃病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而且该法简便易行,费用低,无副作用,较之冬令进食贵重补品,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