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常识 气功的练功之法和价值所在
气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养生方法,效果非常的好,对于养生还有体质增强等方面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经常练习气功的老人,后都会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整个人呈现出一种非常有活力的年轻状态,并且练习气功还可以让你的精神集中,再配合着适合的呼吸方法,效果更加的好。
气功里面分多种类型,只要经常坚持练习的话,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对人身体的效用也很明显,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来选择练习气功了,通过身体多方面的协调来到到一种体内的阴阳平衡,这样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健康,这个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就来跟小编了解一下气功都是应该怎么练习的吧。
1.调息、调身、调心
练功之法,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所谓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所谓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难以入静是初练气功的一大障碍,由于入静与效果有关,所以往往求静心切,反生急躁,越练越烦,更难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改“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所谓“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体内某一定部位或某种活动,或意想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情。常用的“意守”方法,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丹田,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意守呼吸与意守丹田结合,就叫做“气贯丹田”。气贯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气经肺吸入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好像气从小腹经肺而出。这种气贯丹田法是气功产生良好效果的主要措施,它既可健脾,又可交通心肾。
所谓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初练时,求其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好是练“气贯丹田”法,至于“大周天”、“小周天”等运气方法,待有一定功夫后再去学习。
运气是通过深长呼吸和停闭呼吸,以意领气,打通经脉,意随气行,运行周天,这在古代也称“闭气”、“引气”、“行气”、“运气”等。若运气攻患处,给自己治病称“行气”;若运气外出,发气给他人治病,则称“布气”。
调息的意义首先在于提高了呼吸效率,虽然每分钟通气量下降,但潮气量上升,肺活量增加、呼出气与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说明消耗少的能量,获得多的氧气。更由于缓慢的呼吸运动,有节奏地改变着胸腹腔的压力,对内脏起了柔和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了内脏的血液循环。
所谓调身就是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一般分行、立、坐、卧、做。五种情况都必须与调心和调息配合进行。调身的总要求是宽衣解带,舒适自然,不拘形式。行,要平正不摇,注意道路,气贯丹田,呼气提肛,吸气放松。
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躯干平直,含胸收腹,两臂向前半举,屈时屈腕如抱球状,两目半闭凝视鼻端,然后调息,意守丹田,此所谓“三圆式站桩”。
坐,有*式和盘膝式两种:*式,选适当高度之椅。凳或床,双脚踏地而坐,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仰掌叠放一起置于小腹前,目半睁,视鼻端,或双手合掌如佛,目半睁视指端。盘膝坐,有单盘膝、双盘膝和自然盘膝。单盘膝是将一侧小腿放另一小腿上面;双盘膝是先将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面,再把左小腿搬起放在右小腿上面,两小腿交叉,两足底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盘膝是两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两足压在大腿下。上身姿势皆同*式。行功应备软垫,两腿发麻时,可行自我按摩后收功。
卧,适于病弱或失眠者,可于睡前行此功。以右侧卧位为佳,头稍向前。下面的一只手自然屈肘放枕前,手心向上,上面一只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或放丹田处,手心按腹。腿的姿势是,下面的自然伸直或略屈,上面的屈膝120°放另一腿上面。
做,有两个含意:其一是指日常劳作时,根据工作的性质,采取合理的不易疲劳姿势,配合意守丹田和腹式呼吸,其精神实质是时时处处都可意守丹田练丹功;其二是指导引、太极拳等各家各派的动功功法,其姿势动作五花八门,学者应选其一种,认真实行。
总之,调身即调整形体,使自己的身体符合练功姿势。形态的要求。
2.练习气功的要领
气功师认为,练习气功要掌握以下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
其实现在有很多的人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气功,因为有些不法分子的不良使用,或者一些过于传统封建的,都会让现代人误以为它是一种迷信,其实不然,气功只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健身方式,你只要记住这一点就可以了,然后根据它的流程来进行练习。
一、气功
气功是建立在整体生命观理论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调心、调身、调息是其外延),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这个定义指明了气功的理论基础,讲清了气功特殊的锻炼方法和锻炼内容,描绘出了气功的锻炼目的。这个定义包括了气功的全部特征。
二、气功学
气功学是关于气功的练功方法、原理及基础理论的学问。
三、气功科学
气功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独特学科,它不同于社会科学仅研究人的社会属性、规律,也不同于自然科学仅研究人的自然属性、规律(包括微细结构与功能)。它研究的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是人与大自然、社会统一的人的整体的生命运动规律,它的方法学、方法论、方法论基础等都迥异于现在已有的各门科学。
(一)气功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功本身,是从特定的方法论和宇宙观(包括生命观)基础出发,研究人使自身生命运动达于某种高级稳态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是怎样通过学习(练气功)而获得超常智能的。而气功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人(作为天人整体)的生命运动规律,而且还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气功本身只是它用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它研究的主题。这是气功学和气功科学的分界所在。 但是,气功实践使人的生命运动的稳态发生跃迁的原理本身,也是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部分,故在这个意义上,气功学是气功科学的一部分,当然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气功是气功科学的核心,而气功学为气功提供了方法论和宇宙观基础,因此,气功学又是气功科学的基础。二者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是统一的。
(二)历史地看,气功学古已有之,是中华古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古文明,又对中华古代文化的发达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气功科学虽然同样植根于中华古文明,但它是在人类现代物质文明的背景上,作为与现代科学互补的对立面崛起的。二者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不同。这是气功学与气功科学的第二个主要差别。
心理和灵魂受囿于自身本来素质和外界条件,但人类可以有意或其后无意地调整心境与灵魂状态。人类的感知还有两种非意识的心理隐态:潜意识态与无意识态。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种心态有着一定的联系:意识目的而为、潜意识不自觉而为、无意识不自主而为,其纽带是人体自序场。
而体序场在传统被称为“神”:识神、元神、本神。
元神是沟通识神与本神的桥梁。本神无极体是前世记忆痕迹,是维系识神和元神存在的基础,就是本能的物质基础。识神也可以从广义上统一、调整元神和本神,但在狭义上是不能入主元本二神干涉内政的,否则就会有气功过持、着相或走火的偏差。
通过气功修炼而达到了三神衡溶、生息并存的全息生命体是能够长久独立能动存在的生命的升华与超越。中国道家内丹术是达成生命进化的主要途径。当然,亡灵和阳神是有本质区别的灵魂四维信息体,都是以反物质为动力。内丹术的修炼过程其实是三神与经络气、元气反物质、精气合一而超越生命的灵魂信息加强的过程。
结语:上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其功如何练习的问题,以及它有着怎样的意义,希望各位对气功有兴趣的人可以多加练习,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这才是练习气功的真正实际效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