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饮茶
(1)喝茶要适量
喝茶过多过浓不好。茶叶内各种成分虽对身体有益,但若过浓、过量,则对健康有害。如少量咖啡因可以提神,而大量则会增加心脏负荷;咖啡因还可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并增加尿中的排出,造成体内缺钙,继而引起骨中钙质的流失。长此以往,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并易发骨折。多酚类物质过多亦会增加胃酸分泌,使胃有不适感。茶叶中含氟量比其他食品高,若饮茶过多,氟在体内积累,容易引起氟中毒。另外,茶叶中有一些有害成分,如铝元素。茶科植物对铝有较大的亲和力,可从土壤中吸收。喝茶过多,对铝的吸收量过大,将对大脑不利。有研究表明,红茶的含铝量最大,故此在饮红茶时更应注意适量。
(2)忌饭后一杯茶
饭后立即饮茶不科学。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可与食物中的蛋白质及铁等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不易被胃肠黏膜吸收,增加胃肠负担,时间长了会导致体内缺铁,严重者还可引起贫血。一般来说,在饭后1.5小时,食物中的铁质基本已被吸收,此时饮茶不会影响铁的吸收。
(3)不要空腹铰茶
空腹饮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茶叶中的不良成分容易被肠胃吸收,进入血液后有可能出现头晕、心慌、无力等症状。
(4)不要多饮新茶
新茶中含有较多的多酚类、醛类和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新茶饮多了可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经过存放的茶叶因发生了氧化反应,这类物质会逐渐减少。
(5)用沸水沏茶不好
沸水可破坏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等。经试验表明,用100℃的水沏茶经过七八分钟后,茶中的维生素c被全部破坏。沸水还可使茶叶中的有害物质茶碱大量析出,饮后对身体有害。但水温过低,茶叶中的香气难以发挥。用70℃的温开水泡茶,维生素c可保留60%~70%.茶水的色、香、味较佳。
(6)茶叶不宜反复冲泡或长时间冲泡饮用
茶应即冲即饮。因浸泡的时间越长,有害物质浸出率越高,对人体健康不利。实验表明,茶叶中营养物质在第一次冲泡时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达到95%。可见,经过二次冲泡,绝大多数的营养物质已被浸出。茶叶香味也是这样,前一两次香味很浓,而到第三次冲泡时就淡得多了,第四次冲泡出的茶已经是淡而无味了。因此,一般以泡三次为宜。
(7)注意泡茶时网与浸出物关系
一般来说,泡茶2分钟后,茶中的咖啡因基本上全部浸出,此时喝茶有提神兴奋作用。泡茶3分钟后,多酚类物质渐渐浸出并逐渐抵消咖啡因的作用,泡茶时间越长,咖啡因作用越弱。泡茶5分钟后,有止咳消食、去烦、解腻作用。如果要避免因饮茶引起的兴奋,可将3分钟内泡的茶倒掉,重新再泡水喝。
(8)应根据季节变化饮不同的茶
春季宜饮花茶,因花茶可促进入体阳气生发,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夏季饮绿茶较好,因绿茶性寒味苦,有清热、消暑、解毒、促消化等作用。秋季宜饮乌龙茶,因乌龙茶不寒不热,可清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较好,因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滋补作用。
(9)忌以茶送药
不论是服用中药还是西药,均不宜用茶送药。因茶中咖啡因、多酚类物质等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改变药性而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有毒物质。所以服药后最好要等1~2小时后方可喝茶,并尽量喝淡茶。
(10)铰茶时不宜食入茶叶
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由于苯并芘难溶于水中,故一般茶水中它的含量是极其微小的,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但茶叶本身含有苯并芘量比较多,如果饮后把茶叶都吃下去,就容易造成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饮茶时不要连茶叶一起吃下去,以免诱发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