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区分急性黄疸型肝炎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己、庚型之分,有急性、慢性之别。7类14型皆可出现黄疽。中医则把急性黄疸型肝炎(不管甲、乙、丙、丁、戊、己及庚型)都归属"黄疸”范畴。认为是湿热相交、相互搏结所致,并有阳黄及阴黄之分。其中,阳黄又可分为:
(1)热重型
黄疸色泽鲜明如橘色,口干而苦,口渴喜饮,口气秽臭,恶心呕吐,纳少厌油,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胁满胀痛或有琴寒发热,舌红少津,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等为主证。
(2)湿重型
身目色黄,但不如热重者鲜明,头重身困,肢体倦怠,胸脘痞满,纳少厌油,大便或稀或黏腻,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等为主证。
(3)湿热并重型
兼有上述两型特点,湿热主证均甚显著。
阴黄者黄色晦暗,纳少脘闷,腹胀便溏,畏寒乏力,舌质淡,苔黄腻,脉沉迟为主证。多见于慢性黄疽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时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