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太极运动中呼吸存在的弊端
谈起太极拳呼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太极拳腹式呼吸,而初学太极拳要学会自然呼吸。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太极拳运动中呼吸存在的弊端。太极拳的特点是圆活轻灵,下面随着太极拳教程练习一下吧!
太极拳运动中呼吸存在的弊端
太极拳呼吸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练习者在呼吸运动中会有憋气和呼吸控制等问题。
所谓憋气,就是指在深吸气之后,声门紧闭,腹肌和呼气肌用力收缩,使胸廓间内压缩胸内压加大,而肺内气体又无法呼出的一种特殊动作。
初学太极拳时.往往会出现无意识的紧张导致呼吸不顺畅,引起胸部和肌肉紧张,致使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受到压迫。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憋气动作使胸内压增大,阻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另外,憋气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续紧张,这又限制了组织之间的交换。
尤其是在氧代谢不足的情况下,憋气会加剧组织性缺氧,使肌肉中乳酸浓度快速增加,导致机体产生疲劳。
所以,太极拳运动中憋气对动作的质量及技术的提高都有影响。同时,憋气影响气血的流行。
在太极拳练习者中,有耸肩、僵脖子、突肘等现象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动作的规格。一则同运动员的本体感觉有关,另则是同呼吸憋气有关。憋气不仅破坏了动作规格,还影响动作的连贯性和速度。
因为憋着一口气做几个动作之后,必然需要换气,而且这口气一定会换得较深,这就不得不迫使动作速度发生变化,这样,就违反了太极拳呼吸自然的原则。
习惯性憋气的太极拳者,在动作上普遍存在节奏方面的问题,难以达到舒展大方、圆满自如的境界。
因此,我们认为在提高太极拳技术水平的同时,应切忌憋着气去完成动作。在克服憋气练习动作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克服呼吸不加控制的去练习动作弊病。
所谓的呼吸不加控制是指随机体任意的调息,而不符合动作要求的呼吸。不加控制的呼吸会使动作节奏与呼吸配合不起来,在练习过程中,动作不协调,变化迟顿,看上去十分吃力。
比如太极拳中的右搂膝拗步。吸气时.左脚后方撤出约两脚半距离,左手外旋,使手心斜向上,右手内旋使手心斜向里。呼气时,左脚尖内扣,上体随之慢慢右转,重心渐移至右腿,同时,右手搂膝而过,置于右腿侧指尖向前,手心向下,左手屈回,由耳侧弧形向前方推出高于胸平,眼视左食指方向。
这个动作的基本要求是呼吸与动怍配合一致,先吸气,后呼气,换气要按一定的动作节奏。练习者常犯的毛病是吸气快,动作慢,当动作还没有完成时,已经完成了呼气。
主要是吸气不深、呼气不足而造成动作与呼吸不能协调一致。如果这样连续做上几个动作,就会感到呼吸紧张,胸口发闷,终导致憋气。所以,只有按照上述的呼吸节奏去练习,才能起到健身和提高技术的作用。
太极拳的三个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
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
太极拳呼吸是门学问,也是项技术。练太极拳呼吸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增加肺活量,也可以预防疾病。
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
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
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
练太极拳的呼吸方式很重要,初学太极拳只要保持正常呼吸便可,过于追求高层次的呼吸,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呼吸方法以鼻吸气,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暂短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的自然换接。
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规律是“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
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蓄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