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 教你用艾灸巧治耳性眩晕
艾灸疗法适合大多数人用来保健养生,而且使用简单,很多体质虚弱的人在家就可以轻松施灸。用艾灸治疗内耳眩晕的穴位是百会穴,而用艾灸治疗关节痛的穴位则是至阳、灵台及背部督脉上的反应点,每个穴位对应的病症都不一样哦!
治耳性眩晕
操作时,病人端坐位,取准穴位后,将百会穴上的头发从根部剪去一块约中指甲大,使穴位充分暴露,以便施灸。取干燥艾绒少许捻成上尖下圆,形如宝塔糖状之艾炷,大小视病情而定(麦粒至黄豆大小)。头皮涂少许凡士林油膏,将艾炷直接放于百会穴上,用燃着的线,从柱顶点燃,烧灼至无烟为止(此刻热),当艾炷燃灼皮肤觉疼痛后,术者用厚纸片将艾炷压熄,压的力量由轻到重,顿时患者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的舒服感觉。刺激量可随患者体质不同及病情之轻重掌握在25-30壮(燃完一个艾炷为1壮)不等。
亦可用艾条悬灸法,采用温和灸或雀啄灸。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与百会穴位的保持一寸左右的距离,使患者感到灼热而无灼痛;雀啄灸是将点燃艾条一端,与百会穴并不固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上述二法每次约灸15-20分钟。
艾灸百会穴不但对耳性眩晕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对同时兼见的耳鸣、耳聋等症亦有效。
治牙齿松动
如果牙齿有松动的现象,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进行艾灸。首先在椅子上做好,把艾条点燃,在绝骨、涌泉两穴上进行悬灸,每个穴位大约艾灸2-3分钟,一直到穴位处微微发红,再请家人帮助,施灸肾俞、大杼穴,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农历每月前2日下午5时-9时施灸。补肾益精,强骨固齿。
治疗风湿性关节痛
1、艾灸
(1)取穴:患病关节*5厘米左右。
(2)方法:在患病关节*约5厘米左右的部位,甩半个米粒大小的艾柱3~5壮直接灸治。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对晨僵、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伸侧有色素沉着、关节肿胀疼痛等均有显著疗效。
2、熏灸
(1)取穴:至阳、灵台及背部督脉上的反应点。
(2)方法:将普通艾卷用熏灸器,固定在穴位上,然后点燃艾卷施灸。如此可使作用集中,热力均衡,时间持久。开始时每日早、晚各灸1次,每次1支艾卷,连灸5天;待症状缓解后,每日施灸1次。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失眠多梦
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印堂穴(两眉之间)、太阳穴(耳廓前外眼角延长线上方)。每天对这几个穴位艾灸2次,每次10-20分钟。
治腹泻
冬季出现腹泻很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吃了生冷食物或没有做好保暖措施,这时只要艾灸穴位则可以缓解这种症状了,艾灸可以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治胃痛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
治面部皱纹多
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隔姜灸法,即选用新鲜的生姜片,大约0.2厘米厚就可以了,用针在姜片上戳几个小孔,把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在患侧的阳白、颊车、地仓、颧髂及四肢双侧的合谷,足三里穴,每穴施灸3-5壮,施时局部灼烫时,将姜片提起片刻再放下,反复几次,直至艾炷全部烧完。每晚卧前施灸1次。
治雀斑
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治眼睑下垂
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治面部虚胖
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治痤疮
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结语:艾灸疗法的好处非常多,用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疼痛,可以改善耳鸣,还可以治疗腹泻和胃痛,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艾灸了。对于喜欢在家自行施灸的朋友,小编在这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