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简析太极内气与肌肉的关系

  太极拳是一项柔和缓慢的有氧运动,练习太极拳能提高心肺功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太极内功与肌肉的关系,太极拳的特点是中正安舒、阴阳变化,跟着太极拳学习你会发现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太极内气与肌肉的关系

  内气来源于脏腑,行于经络,布流周身,这是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练习太极拳要维护、掌握和利用这种规律。

  内气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动作中出现丢和顶,内气便受阻。内气输送到经络,由经络渗透传导到肌肉,肌肉 ,就是采用陈氏太极拳的锻炼方法,使脏腑产生的内气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否则,练习时不明其理,不知道遵循法则、克服丢顶的弊病,仍用拙力。轻者练习感到别扭,影响内气的贯通,拳术水平不能进益;重者将会导致内气回流,使器官负载,影响脏腑的正常活动。有人练习后感到胸闷倒饱,皆为内气回流所致。

  练习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念催动外在运动,在体内形成一股真气,也就是常说的太极内功。

  古拳谱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内气与肌肉的关系如同雷管与炸药的关系。雷管本身没有多大爆发力、爆炸的主要力量是炸药,可是炸药没有雷管来引爆不行,不按适当的比例也不能充分发挥炸药的作用。

  练太极拳时出现丢顶、肢体互相矛盾、力量互相抵消、内气不贯通、发出来的劲为零断劲,就如雷管和炸药的比例不适当炸药不能完全引爆。

  太极内功修炼的四大要领

  第一、是心静

  练习太极拳前首先就是要心静,心静才能够集中精神,静在修炼内功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心静,脑子里不要有日常的烦恼,静下心慢慢练习,你会发现太极拳是门灵活有趣的功夫。

  就是不要胡思乱想,武禹襄说:“身虽动.心贵静。”李亦畲的《五字诀》中首先要求的就是“心静”.所谓“心不静.意不专”。心静以后.神意才能专注,练拳才能从容不迫.体态自然。

  第二、是意专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用意就是用心的意思.《十三势歌诀》说:“式式存心揆用意”.也是意专的意思。只有心静、意专.练拳时才能精力集中.目的明确。

  第三、是神舒

  就是精神要舒展、舒畅。武禹襄说:“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就是讲精神要集中.外表要平静.不能剑拔弩张。这也就是要求蓄神——把精神涵养好。

  练拳既不能精神涣散,也不能过于紧张,所以练习时要放松,放松时达到心静,这样才能够全身心投入。

  第四、是气畅

  也就是呼吸要舒畅。太极拳要求养气.所谓“气以直养而无害”.练拳要”以气运身.务令顺遂”,“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这里的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中医讲的内气。

  内气运行要顺遂流畅.发于丹田.达子四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身体舒畅.呼吸细长慢匀.同时还要腹部放松.气沉丹田.所以歌诀说:”腹内松静气腾然。”这是锻炼内功的法门。

  按照中医学讲.人体一呼一吸.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这样.就会产生内气.所以腹部松静后.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时.在丹田就会产生”气腾然”的感觉。因此.练太极拳一定要气沉丹田.这样才能做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气腾然”后,就会产生气运周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