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传统太极拳的武练是怎么练

  在传统的太极拳练习中,分为“文练”和“武练”,两者的练习都是非常重要,正所谓“崇文尚武”,说明我们两者都可以练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传统太极拳的“武练”,希望大家能有进一步的学习。

  武练,从字面理解是以“武”为基础,当然需要我们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了。

  太极拳的武练法强调功架的工整、细节的变化、转换的虚实、方向的正确、角度的巧妙、劲意的深透。要深刻体悟“夺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

  吴式太极拳传统练法中的低架子就属于武练。它是吴式太极的入门练法,它与文练相比,架子低、步幅小、细节多、出功快,深受习练者喜爱,同时也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不管怎么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练习的方式。

  例如起势中的马步分掌,要求大腿蹲平仍保持上身中正;重心右移至一条腿时要平稳,不可有起伏;同时腰胯要彻底放松,浑身无一处僵硬。

  其行功走架时闪展腾挪、步如灵蛇,身似游龙,翩若惊鸿;其折叠转关处,劲意似断非断,层次分明,灵活多姿。

  这种练法不易为中老年人接受,不易推广,无法像文练法那样普及。

  所以说,武练比较适合年轻力壮的人去学习。

  武练法除了套路训练,还有单式、发劲、发声,以及对接,喂拳训练,还要练习排打等。

  但所有武练的内容都是科学的、不违背生理特点的。

  如适当地练习打砂袋,主要是为了感受技击中的应力,绝不是要硬打蛮干、以打出一手老茧为“功”。

  无论文练还是武练,都应在明师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初学启蒙时,老师更为重要。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光靠看书、看录像是学不会的。

  太极拳传统技法相当细腻,要求相当严格,即使在老师指导下,也不是很快可以入门的,千万不要以为看着书学真能成才,自学得有了基础再进行。

  山高路人稀。要真正学以致用练好太极拳,提高太极拳艺,就要文练、武练并重,遵循两者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规律。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拳术之道,一文一武;技法之道,一阴一阳。

  其中包含一柔一刚、一内一外、一功一技、一静一动等变化。

  技法上不变是相对的,暂时的,变化是绝对的,不断的。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阳尽阴生,阴尽阳长。

  阳中有阴,阴中寓阳,阴阳互生,复又互长。理为互根,转化消长。

  文练为阴,武练为阳。阳为阴生,阴为阳长。文武并重,体用俱强。

  太极拳的文练和武练说到底是要练好内功,提高拳技,达到功与技的高度统一,这一点和其它拳术是一样的。

  有功无技难成艺,有技无功浑身空。功技合一,不可偏废,这才是练好太极拳和其它拳术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