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简述太极拳套路之呼吸问题
上一篇小编和大家介绍了太极拳套路的“中正”问题,今天小编再继续讲解它的“呼吸”问题。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本文会对太极拳相关套路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以后在实践中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
呼吸,在太极拳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前面已经讲过,太极拳讲究的是内在修炼,就需要我们通过呼吸来调节自己的内息。
“快练是拳,慢练是功”,说得是凡快练的练的是拳,练习过程要突出一招一式的技术含义。凡慢练的如太极拳,练的是功,练习过程要突出对每动得力感的体认。快慢相间的陈式、杨式和吴式的快架,个别动作快练是要突出动作的攻防意识,慢练匀缓连绵时要突出对得力感的体认。凡做攻防想象时,动作由小到开大到发劲,是取呼,发劲前取吸。凡匀缓连绵时,取自然呼吸。
慢练,匀缓连绵的走架,它不像快练,不是练拳练的是功,所以拳式中不存在某招如何去攻击,某一手法如何去化解。要说有攻击和化解,那就是式式势势都在化解,也同时都在攻击,这是内家拳法的整体观和整体效应。
这就是太极拳的奇妙所在,慢的动作可以去化解快的进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去管迈左腿摆右臂是先呼还是先吸,人在不经意情况下的呼吸为自然呼吸,无意识呼吸,是“忘息”,人并不察知自己在如何呼吸,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呼吸。人在猛然发力时的呼吸也是无意识呼吸,是一种有规律的无意识呼吸,是条件反射使然。
如.猛力抛掷物体,其发力的一刹那必定是用呼,不会用吸。又如,冲拳的瞬间发力也必定用呼。发力之瞬间用呼不用吸,那是人人都会,无需专教,从生活经验自然而就。若就此而专论专讲,反而要把它弄复杂了,无事生出事来。
练陈式太极拳时要施爆发劲,在爆发瞬间用呼,很自然,如改用吸,非但爆发不出来,还十分难受,除了爆发时用呼,其余均取自然呼吸。
太极拳讲究的就是放松自然的状态,切忌急躁。
在陈式以后的诸式太极拳都是匀缓连绵,不似陈式快慢相间,更无陈式的柔运劲。刚落点。因匀缓连绵,无始无端,不施爆发劲,近于人平日生活常态,故已无动作配合呼吸的必要了。
有些人对动作配合呼吸深信不疑,乐此不疲,经多年练习,习惯成自然,确实有了他自己的乐趣,这些人就成了呼吸配合动作的倡导者。
实际情形是,在姿势由小向大、向外伸展变化时,尽管不在意呼吸,仍是呼多于吸,用呼舒服。如果配合呼,确有劲整力实的感受。
问题在于:
1.呼时有劲整力实的感受,那么吸时肯定不能保持这种感受。对于那些断断续续的他种运动,可以有反差较大甚至极大的张弛,但唯对于匀缓连绵、无始无端的太极拳,不能有如此大的反差。必须做到无使有凸凹,无使有缺陷,无使有断续,周身一家,浑然一体。打拳中尽量减少或避免有时得力、有时不得力的凸凹、缺陷、断续现象,即尽量做到呼也得力,吸也得力,时时得力,处处得力。
要达此,只有忘息,取自然呼吸,舍此别无他途。
2.套路的动作姿势是固定不变的,但行拳的快慢、架势的高矮是随意的。
打一遍拳可以是40分钟或更长,也可以是10分钟或更短。这样就势必出现同一动作快打时2秒完成,慢打时8秒完成的现象。如果打拳时动作配合呼吸,那么用2秒完成时就得急吸急呼,用8秒完成时就得屏息闭气,这哪儿是在练功夫,简直是害命。
在我们身边,因动作配合呼吸练拳的受害者不是少数,他们的共同症状是胸闷气短,头昏脑胀。如果练太极拳纯是为健身,那么可以把太极拳当作气功来练习,取几个式子出来,配合呼吸,速度不变地反反复复练,其健身作用是明显的。
练太极拳功夫就是从粗到精深.从方到圆,从粗疏走向缜密的过程。因圆、缜密,使得精深阶段的架子更趋匀缓、无始无端、浑然一体。如此,此阶段的走架绝对是忘息,只有忘息才可能处处得力、时时得力。把精力放在呼吸上,对于技击、养生到底有多少收益?值不值得?大家都要去思考一下。
古人对呼吸的态度如何呢?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太极拳论》《十三势歌诀》《十三势行功心解》《打手歌》等古典论著里均无有呼吸方面的只字记载,没有指示。郝少如编的太极拳书中,无一有动作配合呼吸的表示。杨澄甫的《太极说十要》里也无有表示。
在匀缓的走架中动作配合呼吸是多事的今人的画蛇添足,与技击毫无益处。有识之士看到这一行为造成的混乱,不得已的注解应运而生,孙剑云先生道:“呼吸,所谓气沉丹田,就是指深长腹式呼吸。但切勿用力向下压气,一定要使呼吸纯任自然。”陈鑫先生道:“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