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紫砂泥料 紫砂泥料的介绍与辨别
紫砂壶是由特有的泥料制作而成的,制作紫砂壶的泥料种类也是非常多,每种泥料都有它独有的特性,而且每种泥料制作出来的紫砂壶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紫砂泥料分布在哪呢?有多少种种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3、紫砂壶泥料的分布和制作 4、紫砂泥料性质分析
11、紫砂泥料对紫砂作品的影响
紫砂泥料的介绍
紫砂泥又叫紫砂矿,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壶(器)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在宜兴,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紫砂泥。紫砂泥烧制的成品如紫砂壶、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它紫砂工艺品。得益于饮茶风气,紫砂壶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形成
紫砂陶土的成因,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紫泥和绿泥都产于甲泥矿中。甲泥是一种脊性粘土,紫红色,色似铁甲,故名“甲泥紫砂泥”。甲泥矿中甲泥储量最多,紫泥、绿泥储量较少,紫泥仅占总储量的3-4%。紫泥是甲泥中的一个夹层,绿泥是紫泥夹层中的夹层,故有“泥中泥,岩中岩”之称。所以,紫砂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生产日用陶的条件下才能取得。因为这种深藏于岩层下数百米深处的“甲泥”之中的紫泥,必须从甲泥中分选出来,没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甲泥,紫泥也就无从取得。
炼制
谈到紫砂泥料的练制,在五十年代以前,还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晒干捣碎的泥团围成一圈,用河水冲洗,人站在里面不停地走动、踩踏,直到泥料软硬适中。今人实难想像前人在练制泥料是如此的辛苦、落后。到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机械化、有雷蒙粉碎机、搅拌机、真空练泥机。
为了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艺人们透过把几种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使之产生非同寻常的应用效果。大凡名家对泥料的配制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进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为某些名家的代名词,也突显了名家的艺术风格。如作品烧成后呈现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冷金黄、金葵黄……等多种颜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掺入粗砂、钢砂,产品烧成后珠粒隐现,产生特殊的质感。
紫砂壶泥料的辨认
泥料是紫砂壶价值的核心因素之一。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一般要求具备可变性。可变性是指新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和养过一段时间的紫砂壶的变化程度,包括颜色深浅、光泽明暗等变化。伪劣的泥料色泽大多很单一,初看很漂亮,仔细一看,则色泽僵硬、呆滞,没有动感,非常单调。爱好紫砂壶的人多数是因为紫砂壶这种富于变化的特点而入门的。
对于具体的紫砂壶泥料的辨认,初步可通过以下几个要点来进行,但是紫砂壶的泥料如同茶叶的原料,单一的指标并不能完全判断其好坏,还需跟进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紫泥的辨认
紫泥的色泽应该是紫里泛青、泛红,红泥应红而不艳,表面不管是偏紫还是偏红,养壶不久都应有油润的感觉,而不枯、乏,显得没有活力,像枯燥皮肤一样缺乏油润感。
朱泥的辨认
朱泥是紫砂红泥中的一种,因主要成分为红泥(含铁量极高)而呈现朱红色。朱泥一般分三种:红中略带黄、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紫(高温朱泥)。至于优劣问题就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来判断了。养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浆”的速度以及“润”度。
化工泥的辨认
原矿真紫砂矿料的颜色大多不会太艳,一是由于早期的紫砂很多是浅表层的,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原始风化。二是由于紫砂矿从地下被挖掘上来以后,要放置露天场地日晒雨淋一年半载,天然疏松变成小颗料后,再碾磨成粉,最后再经由锤打陈腐才能使用。经风化陈腐的原矿泥中的金属物质会发生氧化作用,泥色会发暗、发沉、发旧,没有新鲜亮丽的感觉。
而化工泥是由高岭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属氧化物调制的,现调现用,加上金属氧化物往往超标添加,所以一般使用化工泥的壶外表非常鲜艳。另外,还可以通过开水冲泡的方式来辨认。将开水灌进紫砂壶内,过一会儿后将水倒出,如果是紫砂泥制成的壶,能够从壶内闻到一股泥土的腥味;如果是化工泥料壶则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