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让视觉丰富
紫砂壶是非常美的,有些人喜欢光货,但是大部分人钟爱花货,花货紫砂壶用来很多种的装饰,有镶金、雕刻、彩绘等。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有关紫砂壶装饰艺术的知识。
目录
紫砂壶装饰艺术的效果
为了将紫砂壶常年不变的光货造型给打破,能够提升它的艺术欣赏的价值,于是就出现了紫砂壶装饰艺术,其中肯定也包括造型设计,装饰的出现不仅能够给我们视觉上的没,还能够让我们感到更加的赏心悦目,这也是享受艺术。
紫砂壶装饰艺术需要正确把握与理解紫砂泥色与造型两者之间的互动性,总的来讲,紫砂壶装饰艺术所有的原料都是紫砂泥料,紫砂泥料的三大系列又派生出不同色相的泥料,随着紫砂技艺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还在紫砂花货艺术上追求多样化,这是对紫砂壶视觉效果的一大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艺术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多种装饰手法,像最为常见的刻绘、泥绘、彩绘、铺砂、冰纹、绞泥以及包金(银)等,特别是在紫砂花货上面,运用最多的是贴花手法,花货主要表现的是大自然的现象,更需要掌握色彩的变化过度,如原矿段泥,成陶色泽呈米黄色、杏黄或栗黄,用于竹节、竹段类作品有具相感。
近代紫砂壶大师吴云根制作的"双色竹段壶"、"段泥提梁壶",它的泥色运用和题材的般配就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如果用紫泥制作就很难达到段泥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量身体而裁衣,选泥色而立意"。
冰纹装饰手法可从审美的角度观察其规律,冰纹是最早出现在瓷器当中一种自然开裂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也可能是坯与釉的膨胀系统不同,导致烧制后冷却后出现此种开裂现象,虽然这是瓷器中的一个缺点,人们却研究开裂的规律将其变成一种特殊的装饰艺术,而紫砂装饰也是借鉴了此种工艺。冰纹所产生的纹理变化有致,有条不紊,气韵流动,色彩过度自然,衔接巧妙,与自然的开裂现象有过之而不及,形成一种自然美,将冰纹融入到紫砂壶艺术当中也是一种独特艺术品产生的过程。
紫砂壶的装饰和社会风气有关。即如乾隆年间,社会风尚耽美,紫砂名家竞相施艺,"高矮胖瘦各显其貌,精细人微不失繁缛".有制壶高手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的紫砂壶器,作者力图把宜兴紫砂工艺与景德镇粉彩工艺结合,但这种装饰,使紫砂壶丧失了特有的光泽,影响了使用效果,可见紫砂壶装饰也要与时俱进。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他的各种表达美的形式,是效法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结果,是与人的心理形式相对应的,或者由视觉感知产生情感,或者由触觉感知激发想象和联想,因而感知作为美的动因和促进因素,提出用审美眼光对待自己的作品的必要性。这两个必要性互相推动,极大地激发作者的智慧、技巧和创造想象力,标志着审美意识的不断强化。故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中至关重要。
紫砂壶装饰艺术让原来非常素洁的壶身顿时变得多姿多彩,制作大师运用了五色土的颜色拼凑出不同效果的画面,这大大的提高了紫砂壶本身的欣赏价值,让我们的视觉也变得丰富了,装饰艺术也是紫砂壶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紫砂陶刻装饰对紫砂器的作用
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紫砂壶雕刻它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既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在壶底部刻划,这只是紫砂壶雕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雕刻装饰工艺,我们先从宜兴壶艺的创始人供春说起,供春是士人吴颐山的侍童,是时吴氏为准备三年一次的京试而寄居于金沙寺精读,而供春则服侍吴氏的起居饮食,供春闲时就观察寺僧和当地陶工制作各类器皿,据说他有一天利用一块紫砂泥捏成一个茶壶,吴氏拿供春为他所制的茶壶供其友观赏,大家看后颇为欣赏,也请供春为他们制壶,由此宜兴壶开始风行,其渐及全国。
作为一个侍童的供春的教育水平自然不高,就连工整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或许也有困难。因此,他请求主人吴氏替他在壶底署款,而后由自己亲手刻上,壶底秀丽的楷书刻款成为明朝宜兴的特征之一随着文人的参与合作,为满足自赏,继而将雕刻的部位移到壶腹,镶刻简单的铭文与诗句,以后更发展到刻画或书画同时铭刻。
到十六世纪中期,名壶手时大彬在其早年仍需要求士人替他书写铭款,但很快他自行铭款,其无需用笔墨先行书写起稿。据说在后期,时大彬更能运刀如笔,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宜兴陶艺最重要的人物是陈鸿寿。陈鸿寿字曼生,生于一七六八年的乾隆是时代。他是一位深受文化熏陶的学者,对古文经学有深入研究,并精擅书法。绘画和篆刻别誉为西冷八家之一,他倾心与紫砂铭刻,经常构思书画,并亲手在砂壶上镶刻诗文,且多有精品,陈氏曾任宜兴县令三年之久并致力复兴宜兴陶业。
据说他曾设计十八款宜兴壶新式样,并聘请杨彭年,杨葆年,杨凤年,邵二泉,申锡及吴月亭等名家制作这些茶壶,以陈曼生的意见来说,一件茶壶的制作需要三位人士的参与。首先由壶手捏制茶壶,待其坯胎乾至皮革硬度时,则请书画家在壶上施予绘画或书画的装饰,随后再请人在壶上刻画,完成始进行烧窑步骤,因此,一件作品可能有四个款印,包括壶手的,绘画的,雕刻的和定制茶壶主人的室名,实际上,清代嘉道年间,士人与壶手通常融洽无间的合作和探索,不仅制作了精美的紫砂工艺品,也归纳出了一套独特的紫砂雕刻装饰艺术,同时也创造了紫砂壶陶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上世纪70年代末,锡镶在威海几乎绝迹。曾是开创者的谷家传人一直希望重新接续断裂的锡镶技艺,于是就找到了当年的小伙计、当时已是80多岁的王正修老人,修复了藏在其家中的传统模具,复原了绝迹数十年的技艺。”谷伟说。
据谷伟介绍,锡镶技艺最初依赖于模具,老艺人经过反复实验,选取了河北易县台坛村出产的易石作为模具的制作石材。这种易石耐高温,多次浇铸不易开裂,而且质地柔软细腻,利于手工凿刻各种图案纹样。“但石质模具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雕刻的花纹图案粗糙,二是容易产生粉尘,对人身体不利。后来,我们在原来的技艺基础上,改进了模具,用硅胶代替石模,利用率更高且更精确、健康。”谷伟告诉笔者,多年来,锡镶的制作技艺一直在探索、改进。
随着模具的进步,产出的锡镶工艺品更加美观、精致,也为更多种类产品的问世提供了可能。后来,谷伟等又从锡镶工艺与民间剪纸的渊源入手,把剪纸艺术引入锡镶技艺,带来了锡镶制作技艺“脱模化”的颠覆。“剪纸是用剪、刀在纸上雕刻出洗练流畅、虚实结合的图画,把这些图画以镂空的方式连在一起,而锡镶的纹饰也是一样,只不过它是紧固在器皿上的一种工艺,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可以相互借鉴的。”谷伟说。
“模具可以适度的循环利用,但剪纸的形式只能满足于高端定制。其成本更高。”谷伟告诉笔者,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对于锡镶来说,手工制作仍然是它的核心技艺。
正因为锡镶技艺对手工的依赖性,也让其面临一定的传承困境。因对美术工艺的要求极高,培养一个入门的初学者最少需要3个月,而连续制作一套产品起码要25天,一些老艺人由于身体原因渐渐不能胜任,而年轻人往往难耐寂寞。“上世纪30年代,锡镶从业者有数百人。而目前,整个威海地区从事锡镶艺术品研究生产的单位只有两家,不足百人。传承好已属不易,要把这一产业做起来更加困难。” 谷伟说。
在谷伟看来,锡镶不仅是一门技艺,一些雕饰本身还象征了民族的图腾,具有非凡的文化内涵。“改进模具或脱离模具的生产制作,只是为了探寻锡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对于锡镶的未来发展,谷伟认为,一方面要注重对原始技艺的开发与保护,在传承上多下工夫,另一方面,还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不断挖掘锡镶的市场前景。